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报分析/北大清华在港免试招生 董建华赞杨永强无私奉献


港报分析北大清华在港免试招生的“冲击波”效应 
2004年07月08日 

  北京大学及清华大学今年首次在港免试招生,共录取74名尖子生。香港成报今天撰文说,这次北大清华两校免试招生活动,通过电视、报刊等传媒的广泛报道,在香港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文章说,香港历来是欧美等国大学吸纳学生的地区,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每年都在香港举办大型教育展,吸引香港学生前去留学。香港贸发局每年举办的职业与教育展,也是欧美学校参展的较多。

  更多内地大学来港招生

  文章称,内地教育部门为招收港澳台学生入读内地大学的联合招生考试,虽然已举办多年,但香港中学生报考的人数一直不多。这与“联招考试”的招生宣传推广工作做得不好有关。在这次北大清华免试招生新闻发布会暨展览会上,不少学生及家长是首次获得香港学生可以到内地上大学的信息。另一方面,回归七年来,香港仍未与内地教育部实现学历互认,也影响了香港学生到内地求学的意愿。

  近年来,因香港经济不景,大学毕业生出路收窄,而内地经济发展蓬勃,港人北上求发展的呼声渐高。自2001年起,香港中学生报考内地大学的人数开始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迄今为止,能考上清华、北大、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大等内地名校的香港学生很少,这些名校每间每年招收的港生一般不超过10名。

  如今国家教育部批准北大清华来港免试招收香港优秀中学生,意在吸引更多的香港学生到内地升学。据悉,今后国家教育部还将批准更多的内地大学来港免试招生。但要吸收较多的港生到内地升学,主要得靠扩大“联招考试”的规模,使更多的港生通过这个途径到内地升学。这次北大清华两校投放的免试招生名额远较通过“联招考试”录取的为多,而且免试录取生还可获得优厚的奖学金资助,使今后通过“联招考试”进入北大清华的港生与免试录取生在待遇上产生巨大的反差。

  文章认为,如何平衡免试招生与“联招考试”招生两者间的关系,达到互为促进的效果,避免前者冲击后者,是值得教育部、免试招生院校和奖学金提供机构慎重对待和处置的问题。

  香港尖子生将与内地精英竞争

  文章说,清华、北大两校在香港社会本已享有较高的声誉。这次北大清华两校免试招生活动,通过电视、报刊等传媒的广泛报道,在香港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进入两校学习的香港优秀中学生,将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精英学生共处四年,他们所面对的竞争,将远比香港的任何一间大学更激烈。“真金不怕火炼”,人们有理由期待,香港未来的栋梁之材,将从入读两间名校的港生中孕育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华、北大也必将成为香港学子最为向往的升学殿堂。
(中新网)


董建华称赞杨永强的无私奉献精神 向其表示感谢 
2004年07月08日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董建华7日接受特区政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杨永强辞职。

  根据香港特区政府网站发布的消息,董建华当日晚在政府总部会见新闻界时说:“过去几年共事,我所认识的杨局长,是一个对工作、对香港、对国家充满热忱,敢于承担和能够托付的人才。”

  董建华说,无论遇到多大的压力和困难,杨永强都能够全心全意、用他的专业知识,用他的真诚和正直,以及无私奉献的精神,为香港服务,为市民服务。

  董建华说:“我在这里,代表特区政府,向杨局长表示衷心感谢。”

  现年59岁的杨永强1999年被委任为特区政府主要官员,出任卫生福利局局长,2002年7月1日,担任特区政府卫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长(中新网)

 

 

 

 

 
  邮箱地址: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冠城北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179.688毫秒
京ICP备100516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