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缩短人寿命冒险者多活 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研究突破


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研究获重大突破 
 2004-06-11  

    新华网昆明6月11日电(记者屈明光)备受关注的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课题--滇池蓝藻水华污染控制研究,在经过我国科技人员4年多的联合攻关后,11日由专家组进行了验收,标志着这项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河,素有“高原明珠”之称。但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入湖污染物不断增加,导致蓝藻水华暴发,恶臭熏人,严重影响到人民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为此,科技部与云南省政府2000年3月签订协议,决定联合开展控制研究项目,蓝藻水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就是其中的课题之一。 

    这项课题在国内科技项目管理中首次面向全国公开招标,首次针对湖泊污染在工程规模的范围内开展技术攻关,并引入了第三方监理的新机制,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为主标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湖泊研究所等12个单位中标。 

    验收专家组认为,滇池蓝藻水华的暴发频率和强度为国内外所罕见。在入湖外源污染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本课题提出以生物措施为主,结合机械清除水华蓝藻的技术路线合理,工程措施安全有效、经济可行。课题完成了18个子专题24项研究任务,在6.01平方千米水面范围内进行的蓝藻水华污染控制研究,是迄今规模最大的以湖泊污染治理为目标的实验湖沼学试验研究工作,还完成了控藻型水产养殖技术、湖岸带生态修复技术和蓝藻水华生物质的机械清除技术等3项研究任务,并建立了8项示范工程,达到了合同要求。 

    此课题在基础调查、技术研究、技术应用试验和工程示范四个层次上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科学数据和试验结果,产生了39项专利,发表了106篇论文。课题紧紧围绕蓝藻水华污染控制和受损湖泊生态系统修复的总体目标进行研究,使试验区的生态系统结构发生了良性变化。滤食性生物控藻及水生生态系统的重建、沿岸带生态修复、机械除藻及其藻类资源化利用等工作,取得了创新性进展。
    2004-06-11 21:31 新华网 
 

恐惧缩短人的寿命 爱冒险者可比胆小者多活10年 
2004-06-11 20:38 新华网 

    新华网华盛顿6月11日电 那些爱铤而走险的人,以及极限运动员时常做出有生命危险的事情。普通人不会认同他们这种生存方式,但美国一项新研究表明,这些人无所畏惧的态度往往能帮助他们活得更长久,比胆小怕事的人多活10年之久。 
    据《科学》杂志网站报道,芝加哥大学生物心理学家索尼娅·卡维格里研究了14对老鼠,每对都由一只勇敢老鼠和一只胆小老鼠构成。卡维格里把它们放在新的环境里,到处都是它们不熟悉的事物。勇敢老鼠很快积极地对周围环境展开探索,但胆小的老鼠却畏缩起来,不愿活动。 

    卡维格里说:“我们研究的结果是,胆小的动物比那些不畏惧的动物死得快,其速率大约快60%。这一比率若换算成人的寿命之比,大约是10年的差距。” 

    卡维格里认为,恐惧和畏缩是两种不同的情绪,但它们都会导致“格斗或逃跑”紧张反应,这种反应会使身体产生更多激素以便能采取行动。可能正是这种过激反应使那些恐惧的动物死得比较快。她发现老鼠恐惧时,肾上腺皮质激素水平升高,这相当于人恐惧时皮质醇激素水平提高。而这些应激激素的长期影响使生物老化速度加快。 

    加州大学医学助理教授史蒂夫·科莱对艾滋病人做了相似的精神状态研究,得出了相似的结论。科莱检测了54个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精神状态,然后观察他们对不同压力刺激的反应。他发现,越是畏缩的病人对压力的反应也越强烈。 

    科莱在研究中发现了另一种应激激素——去甲肾上腺素,正是这种激素让畏缩的病人更容易被艾滋病病毒感染。他解释说,去甲肾上腺素改变了病人免疫细胞的结构,使其更易被感染。(


 

 

 

 

 

 
  邮箱地址: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冠城北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89.844毫秒
京ICP备100516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