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商投资大陆:沿海辐射连两岸 台当局欲与美日签约自由贸易


根在台湾枝连两岸 台商投资大陆状况调查
2004年06月04日

    台商对大陆的投资,早期皆以外销为主,因此投资地点都以开放较早、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如福建和广东。随着大陆对外开放幅度与范围不断扩大,经济发展重心逐渐北移,台商在大陆投资地域分布趋势也逐渐扩散至华东及华中地区,尤其以江苏地区为主。目前,在大陆投资的台商及台企干部接近100万人,其中台商有60万以上。

  台湾最新一期《投资中国》杂志的资料显示,截至2003年年中,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家数累计已经有68115家,累计合同台资金额已达1295.4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金额773.57亿美元,已向800亿美元逼近。 

  台商91%立足沿海 

  根据台湾“经济部投资审议委员会”的调查显示,自1991年至2003年8月,台商在江苏、广东、福建、浙江及河北等沿海地区合计投资金额占对大陆投资总额的91%。近年来受到大陆内需逐渐开放影响,加上1999年大陆开始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内陆的中西部地区,如四川也逐渐成为台商投资的选择地点。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从2000年开始,台商前往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投资金额开始超越珠江三角洲,尤其是上海、昆山、苏州、南京、宁波一带已成为台商的群聚之地。台商聚集数量的多少与大陆人口聚集、经济发展、靠海远近及开放程度有关。

  在实际利用台资金额的排名中,排在前10名的省份和直辖市依次为广东、江苏、福建、浙江、上海、山东、天津、辽宁、湖北和北京。前10名实际利用台资金额占台商投资总额的87.41%。其中江苏和广东两大“磁石”共有累计合同台资金额631亿美元,累计台商注册数26900家,实际利用台资390亿美元,可以说占据了台商投资的半壁江山。

  大陆台资产业结构 

  台商赴大陆投资主要为制造业,其次是服务业,农业最少。投资项目也多样化,制造业中主要包括电子电器业、基本金属制造业、化学品制造业、塑胶制品制造业及食品饮料制造业等;其中电子电器业投资金额居各行业之首,累计至2002年止,该行业约占台商在大陆投资总额比重的32%。

  近年来台商赴大陆投资的大中型企业愈来愈多,且逐渐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及技术密集型产业,传统制造业的比重逐年下降,电子电器业的成长幅度惊人,其他行业投资金额所占的比重都没超过10%。中国加入WTO后,服务、贸易与商业等逐次放宽或开放投资,因此2002年以后,台商在这些领域的投资金额也呈快速增长。

  根在台湾枝连两岸

  台商到大陆投资使两岸贸易额大幅增长,而台商目前在大陆雇用的数万名台籍员工,也降低了台湾的失业人数,这些工作人员大部分的薪金也都由其家人在台湾消费。

  台商在大陆的投资生产对台湾经济发展贡献很大。台湾企业多以大陆作为主要的生产基地,普遍有回台湾采购高级原料及机器设备现象,不但促进台湾对大陆的出口,也为台湾创造出为数可观的顺差。

  当然,有很多人担忧台商赴大陆投资所产生的负面冲击,例如台湾内部投资不足与产业空洞化的问题。但事实上台湾并不缺资金,缺的反而是投资机会。据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的估算,2003年台湾的超额储蓄总额逼近1兆元新台币,所以现阶段台商赴大陆的投资行为,对台湾的整体投资排挤效应并不大。

  台商赴大陆投资也带动了投资群聚现象,部分台湾厂商的投资可以带动该产业对大陆的整体投资规模,而且台商的投资行为也增加了大陆的就业机会。因此,为台商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经营环境,对两岸是一种双赢结果。台商虽然根在台湾,但若能枝连两岸、推动大陆经济发展,则一方面能在大陆建立稳固的企业根基,另外也能扮演缓和两岸关系的润滑剂角色。 (方晓)
    《台声》杂志 
2004年06月04日08:54

 
台当局称欲与美、日等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2004年06月04日13:46 
    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行政院长”游锡堃表示,台湾打算同美国和其它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加强台湾的竞争力来对抗大陆。

     游锡堃在一份提交给“国会”的报告中说,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是主张“独立”的当局首要任务。他在这份报告中指出由于台湾扩展“外交”关系的努力屡屡受到大陆的挫败,而海峡两岸的经贸联系并非正常进行,因此他认为必须调整台湾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战略部署。

    他说,台湾需要同美国和其它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以此来打破封锁,同世界其它国家建立联系。他还说,台湾还打算同日本、新加坡、新西兰和东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

2004年06月04日13:46 
 


 

 

 

 

 
  邮箱地址: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冠城北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111.328毫秒
京ICP备100516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