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选票勘验结束争议选票3万8千张 台已成“双峰社会”
台湾选票勘验结束 勘验选举人名册工作已展开  2004-05-19      新华网台北5月18日电(记者赵卫 李鲲)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首轮验票18日告一段落,而第二阶段勘验选举人名册的工作,已在全台各地方法院陆续展开。在首轮9天勘验选票的过程中,各地查验出的“争议选票”达38000多张,此外各地还查出了诸多所谓“幽灵选票”和“选务疏失”。      针对验票过程中出现的众多“争议选票”,台湾司法机构18日下午邀集原被告双方律师代表进行不公开协商,要求双方将现有“争议票”分类,然后再对“类型化的争议票”进行讨论。      据悉,目前验票过程发现的“争议票”复印件和勘验笔录等证物正被陆续转送台湾司法机构保管,而刚刚进行的选举人名册勘验已发现了不少混乱和差错。      据了解,台湾司法机构在18日原被告双方协商结束后要求,作为原告一方的国亲联盟,要在6月18日前完成对选举人名册的查验,并将须调查的部分陈报司法机构。 2004年05月19日 02:17 “爱与恨”的选举:台湾已成“双峰社会”  2004年05月18日  此次台湾选举,台湾社会被动员得十分彻底,而选情愈激烈,对立也愈严重。由此所造成的对峙效应使社会充斥暴力事件,所以有人认为此次选举是“爱与恨的选举”,更有人学理的指出,目前的台湾已经形成“双峰社会”。 “双峰社会”是一个统计学名词,本来社会大众的政治倾向,在人口分配图上应该是呈现常态分配,也就是说各执一端的人只占少数,多数人具有共识。台湾几次“大选”,已经使选民的常态分配变成双高峰分配,蓝军的支持者在图表上形成一个高峰,绿军的支持者也是一个高峰,没有交集,谁也不服谁,夫妻反目、兄弟结仇。 双峰社会的出现与民进党的“台独民粹主义”政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民进党在获得执政权之后,激化所谓本省人与外省人的矛盾,并演化出一系列“去中国化”运动。这种斩断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历史文化渊源,蓄意摧毁台湾人的中国认同,以达到分裂祖国目的的行径,也就是“台独民粹主义”。而一个如民进党一般把自己的政治前途诉诸于狭隘的地域、族群的排他心理,不停煽动“分裂”歇斯底里情緖来达到自己执政目的的政党,实际上是一个打着民粹的招牌行一己之私,而不顾民生安危与中华民族前途的伪“民粹”党。 尽管陈水扁在2000年“大选”时曾经作出“四不一没有”的承诺,但他在上台之后并没有兑现其承诺,而执意推行“去中国化”的路线,煽动“民粹主义”诉求。可以预料,民进党在再度获得执政权后,将继续推行“去中国化”路线,因此不能排除“台独”势力煽动支持者的排他情緖、继续撕裂台湾社会的可能。因此,“台独民粹主义”既是双峰社会的祸源,也是和平统一的最大障碍。 来源:《澳门日报》作者:冯倾城 2004年05月18日 14: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