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官成高风险职业?-“问责”风暴中的官员命运
“问责制度”给中国4000万名各级干部的仕途平添了风险。但如果“问责”过程不明、结论不清,则结果或许是可喜的,但效果却是可疑的 只差一年,但59岁的朱纪常却等不到“光荣退休”的那一天了。 4月28日,身为成都公交集团公司总经理的朱纪常和他的搭档——董事长李祥生,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被宣布“引咎辞职”。 四川官员的多事之春 “15小时公交闯三祸2死44伤”,4月25日晚至26日晨当地发生的一连串事故被媒体曝光,是朱纪常引咎辞职的动因。27日,朱纪常通过媒体“向成都市人民、政府致歉”,他的属下也有10余人受到从撤职到追究刑事责任的处罚,但并没有挽回两位头头黯然去职的结局。 根据成都市市政公用事业局副局长刘继平披露的数据,1月底以来,短短86天内,公共汽车事故相继造成8人死亡。 李、朱二人是《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出台后“引咎辞职”的第一批国企领导,这个于2003年11月20日公布的文件要求,“领导干部存在严重过失或不当行为,虽没有触犯刑律,也必须自行提出引咎辞职;对应当辞职却未提出的领导干部,将直接免职。” 办法规定了9种必须引咎辞职的情形,而李、朱之辞职,当是引用“由于工作严重失职,致使管辖范围内发生重大恶性事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规定。 2004年4月,是一个令全川官吏为之悚然的月份,“引咎辞职”,由此而始在四川政界“流行”。 4月30日,川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法人代表谢木喜“引咎辞职”,他被认为对沱江污染事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4月22日,该省高县县委书记王邦兴和县长吴建华双双“引咎辞职”,他们对该县仁爱乡退耕还林中存在的问题“负有领导责任”。 除“引咎辞职”外,四川有近百名官员的仕途也在这个月受到波及。 4月27日,刚刚接替因重庆开县井喷事故辞职的马富才出任中石油总经理的陈耕飞到成都,宣布撤销陈应权的四川石油管理局局长职务,另据称,副局长胥永杰以下30余人也受到处分;4月30日,自贡市市长罗林书、副市长陈吉明分别受到行政警告和行政记过处分——一个月前,该市一辆公共汽车坠河,造成15人死亡,39人受伤;这个月的中旬,这个省还要求42名官员对3起特大交通事故负责,给予他们包括免职在内的不等处分。 此时,距《四川省党政领导干部引咎辞职暂行办法》的颁行已近半年,但4月的“问责风暴”突如其来,显然应放在一个更大的背景下解读。 身处漩涡中的朱纪常,把自己的命运与全国范围内的“问责风暴”联系在一起。从今年2月18日吉林省省长洪虎就吉林市中百商厦火灾向全省人民公开致歉,特别是4月14日中石油总经理马富才“引咎辞职”以来,“致歉”和“引咎辞职”,首度成为中国官场的“正式用语”,虽然迄今只有数百名的官员卷入其中,但对中国逾4000万名干部来说,仕途风险似乎自此突然增大了。 官员变成一种高风险职业? “引咎辞职”,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正式政治术语,可能始自原重庆市彭水县副县长蒋成谷。 2002年12月31日,蒋成谷的15年仕途被按下了暂停键。 当天一早,蒋成谷没有像往常那样走进彭水县政府大院,而是走向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他手中攥着连夜写好的辞职申请。申请立即被批准,蒋由此成为全国因领导责任而引咎辞职的县处级以上干部第一人。 事情起因于两次车祸。2002年7月3日上午,彭水县一辆客车因机械故障坠下岩坡,造成12人死亡。8月20日早晨,又有一辆客车出事,死亡人数多达26人。这次的事故原因非同寻常——驾驶员的左眼早已完全失明,却闯过了体检关。 “这就像上天给我安排的一个下马威。”蒋成谷说。那时蒋成谷作为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事发约两个月前才接替一位到上海学习的副县长暂时代管安全。发生两起特大交通事故后,县里主要领导开始并没有责怪他,表示理解他刚接手工作,对情况不熟悉。12月初,那名副县长学成复职,蒋成谷代管任务随之结束。他“战战兢兢地吁了一口气”。 但到12月中旬风云突变,重庆市委组织部、监察局派员到彭水县调查。12月30日,市委组织部官员找到他,委婉地说:按照有关规定,你的工作可能要暂时动一动。 组织部官员依据的规定,是名为《重庆市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实施办法》的文件,其中说:“党政领导干部因未认真履行职责,致使本地区、本单位发生严重恶性事件,造成重大损失和恶劣影响,不宜继续任职的,要劝其辞去现任领导职务。” 重庆的《干部辞职实施办法》,据称是全国第一个关于引咎辞职的正式文件。 据了解,重庆市2001年出台的这项制度有特殊背景。1999年1月4日,重庆綦江垮桥事故造成40人死亡,14人受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