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人何以能很少进赌场:社会评判是“防火墙”


  在澳门这个赌气弥漫的小城里,始终存在着这样一种独特的现象:绝大多数澳门居民并不涉足赌场。除了每年正月初一、初二、初三这三天,有些人进去碰碰新年的运气,其他时间几乎不进赌场!

 

  是什么力量使澳门人的行为与周围环境“脱节”?多少年来,纷至沓来的中外专家学者都对这一问题颇感兴趣,笔者也是其中之一。自我到澳门的两年多里,先后访问过赌场内外不下数十人,专心致志地挖掘研究了一番,终于弄明白了其背后的一些主要原因。

  博彩业繁衍兴盛了200多年的澳门,“赌博系偏行”、“小赌怡情,大赌乱性”的传统观念,却牢牢统治着澳门人的头脑,而这种牢固观念又引申出一个道德化的社会评判规范:即一个有社会地位的人,频繁出入赌场,背后会遭人非议;未婚的青年人,即使是世家子弟,经常出入赌场就很难找到合适的对象,等等。正是这一无形而又强势的社会评判规范,将绝大多数澳门人阻挡在赌场门外。

  其实,澳门独特的社会形态,为抵御博彩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营造了一个独特的氛围。澳门大致属于族群式的社会,加之人口密集,地域太狭小,整个社会被网在一种血脉与亲情密切交织的温柔关系之中。这种触类旁通的社会关系网,客观上起到了一种监督功能。

  另外,在澳门,博彩业虽是合法的,但历届政府也有明文规定,公务员、未成年人、犯人不能进入赌场。回归后,特区政府对公务员参与赌博更有着相当严格的法律约束:公务员除大年初一至初三外,其他时间一律不准进赌场赌博,违者开除公职。类似的规定,在一些公司、学校、企业中,都有制订。

  博彩业往往造成犯罪率、自杀率居高不下等社会问题,澳门人有着更加深切而又真实的感受。澳门的博彩业自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扮演着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的角色。如何在发展旅游博彩业的同时,规避和化解其不良影响,维护社会治安,不但成为特区政府亟需解决的问题,也是大多数澳门人从心底发出的呼唤。

  看来,澳门社会为自身所营造的所有有形或无形的“绳索”,都出自澳门人既为保护生计又为洁身自好的本能需求。作者:曾坤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4年05月13日 ) 


 

 

 

 

 
  邮箱地址: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马甸冠城北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97.656毫秒
京ICP备1005161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