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论坛观察:海南与东盟开展经贸合作悲喜交加
   中新社海口电   令人注目的亚洲论坛年会今日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有关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议题将论及中国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后的前景。作为毗邻东盟的海南,在与东盟开展经贸合作上呈现的是悲喜交加的未来。 据了解,海南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源远流长,近年来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二00二年海南实际利用东盟国家资金六千五百万美元,比二000年增长近一倍,但海南与东盟双边贸易额的比重很小,而且呈小幅度下降趋势。 此间经济专家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启动,海南与东盟开展经贸合作的前景由于种种原因可谓“悲喜交加”。 “悲”的是海南与东盟国家同处热带,资源条件、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有很大的互似性,存在竞争大于互补,互相开展贸易机会不多。而且海南经济发育程度低,产业基础薄弱,具有竞争的产品不多,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先天不足”。 其次,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国家对外投资能力进一步萎缩,在今后一个长时期内,东盟国家对海南的投资不会有实质性增长。与此同时,海南的大部分企业资金有限,没有对外投资的能力,因而互相投资合作的可能性很小。加上海南目前具有国际眼光的企业很少,真正熟悉东盟国家情况的经贸人才不多,还难以适应“走出去”与东盟开展经贸合作的需要。 此外,在中国与东盟筹划建设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国家为云南和广西创造了许多合作机会和条件,与东盟合作的活动也搞得有声有色,而海南目前却处于“边缘化”境地。 尽管如此,“喜”的是海南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还存在许多潜在机会。有关专家分析,首先,东盟各国有众多的琼籍华侨、华人,这一人文优势有利于海南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 其二是,海南可以充分利用缅甸、越南、柬埔寨、老挝工业生产落后,需要大量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机遇,积极组织货源,通过华侨资源大力开展与这些国家的出口贸易,尤其是利用东盟国家化肥主要靠进口的机会,扩大海南东方化肥生产基地的生产和出口的能力。 其三是瞄准东盟大多数国家医药制造产业薄弱的良机,在打造海南“生物药谷”的同时,扩大对东盟国家药品出口。 经济专家认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大背景下,海南只要充分发挥好背靠大陆面向东盟的滩头地位和经贸桥梁作用,抓住机遇利用好东盟国家的资源和市场,未来的经贸合作是可以“悲极喜来”的。(记者 顾时宏) (中新网 2004年04月25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