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走私武器被截获“军事台独”计划受挫 《榕城新时空》在福州正式开播
台走私武器被截获 “军事台独”计划受挫[图]  2004年10月19日台军研发反制武器的计划受到严重打击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润田      台当局急于得到的美国“联合直接攻击弹药”(机翼内侧所挂武器)。 (法新社)     10月7日,台湾“立法院国防委员会”召开会议,一名“国防部”官员在会上沮丧地表示,由于无法取得相关武器的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台军“能打到上海的反制武器计划”严重受挫。这名官员情绪如此低落,事出有因。原来,台湾当局精心策划的一次武器走私行动不久前被破获,使它向岛内偷运进攻性武器的秘密计划露出了马脚,对陈水扁的“军事台独”计划也是一个不小的干扰。  台军跨国走私案曝光      据台湾《联合报》等媒体披露,最近一个时期,台湾当局加快了研发某种新型导弹和巡航导弹等进攻性武器的步伐,以便在军事上取得“两岸(之间的)恐怖平衡”。但是,台军的研究机构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据台湾“国防部”官员透露,在研发射程为600至1000公里的新型导弹时,怎样装备直径1—2米的固体燃料火箭,成了台军必须解决的大问题。要装备这种火箭,台军必须搞到高强度钢材和高纯度固体燃料等原材料,以及相关的高精尖技术。在研发巡航导弹方面,台军则急需高精度军用全球定位系统、精确惯性导航系统和性能可靠的小型喷气式引擎等零部件。这些台湾当局急需的零部件、原材料和技术,美国的军火商都有现货,但是,美方并没有公开同台军开展此类军火交易,因为这是违反国际军备控制禁令的。台湾当局见明的不行,便立即着手来暗的———组建走私系统,把它想要的东西偷偷运进台湾。      今年9月,台湾当局命令情报部门展开行动。经过一番“周密”的策划后,台湾“军情局”通过由它控制的欧洲某国的一家公司,打着“欧洲厂商”的招牌,与美国的军火商接触。美方立即对这家公司展开审查,最终“误以为”它们的产品不会进入台湾,便同意做这笔生意。紧接着,台湾“军情局”组织人马,将搞到手的零部件和原材料伪装成普通机床、电子配件等,拆卸后装进几个集装箱,并顺利地从美国运至这个欧洲国家。按照台湾当局的走私计划,只要“军情局”能将这些敏感产品偷运出该国海关,这次秘密行动就算大功告成了。但是,台湾当局急于求成,将这次大规模的军火走私行动安排得过于密集,从而引起了该国警方的注意。该国警方以为,这可能是恐怖分子的武器走私活动,便通知海关严查,最终发现了台湾当局费尽心机搞到手的所有违禁产品。      此事一经曝光,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分析人士指出,此次台军的军火走私行动虽然以失败而告终,但它加速实施“能打到上海的反制武器计划”、加紧扩军备战的真实面目,已再次暴露无遗。      台湾当局长期从事偷运武器活动      据了解,这并不是台湾当局第一次走私进攻性武器装备。据台湾媒体报道,20世纪90年代初,台湾当局曾利用苏联解体、中亚局势混乱的“大好机会”,将一批核原料从中亚某国偷偷运进台湾。1998年年底,英国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的一名专家,在访问台湾后发表专文指出,台湾当局在发展核武器方面态度暧昧。他认为,台湾研发核武器的能力很强,技术“非常先进”,并且已拥有大量可供再处理的铀。2004年1月31日,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的台海问题专家谭慎格,在当月的《中国简报》期刊上再次披露,台湾当局曾于20世纪70年代从南非偷运100吨铀矿石,并从欧美国家秘密购入大批相关设备。另据2004年2月出版的《台海军情》电子期刊披露,台军之所以能在今年开始实施新一轮的隐形武器开发计划———“黑狼计划”,也得益于军方的走私网络。不久前,一名美军科研人员应邀访台,居然给台军带来了一份丰厚的见面礼———一种美国严管的“隐形涂料”的样品及其技术参数。此人曾参与美军B—2及F—117等隐形战机涂料的研制工作,他献上的见面礼,让台军隐形武器研发部门欣喜若狂……      国际社会的军备控制禁令似乎难不住台湾当局,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台湾当局经过苦心“经营”,已经建立了三个走私进攻性武器的渠道:      一是不惜违反国际条约和协议,与某些国家暗中进行军火交易和军事技术转让。美国媒体最近报道称,在台湾当局的“不懈努力”下,美国军方已在私下答应售台先进的AGM—88C型反雷达导弹。这种导弹同台军急于购买的“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一样,都被认为属于进攻性武器。      二是利用各种途径,与西方军火商秘密进行军火交易。台湾“军情局”在全球各地活动,并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武器走私网,这个网络同一些西方国家的军火商关系非同一般。      三是以学术交流为名进行军火交易。近年来,台美军事交流活动持续升温,台军大举派人赴美学习;美国也秘密派出许多技术人员,在台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