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www.mhwh.com/dv7/index.asp)
--  四海唐人街  (http://www.mhwh.com/dv7/list.asp?boardid=6)
----  黄枇杷 圆枇杷  (http://www.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6&id=1398)

--  作者:guog
--  发布时间:2005/5/22 20:25:31

--  黄枇杷 圆枇杷
黄枇杷 圆枇杷
 
网友 沣镐遗老
 
  2005年05月22日
 
   早晨上班,无意中看看客厅墙上带有万年历的电子表,显示着今天是公历的五月十三,而下面那排农历的日子却是四月初六。一时间似乎若有所思,怔怔地站了好一会儿,脑子里的思路才慢慢的清晰起来,原来却想起陕南的枇杷,按季节,该是吃鲜果的时候了。可是如今身处长安,长安地面是不产枇杷的,果肆上难得见到。远远的运来,又因为这果儿太娇嫩,稍一磕碰便易损坏,吃起来就会变味;摆在了摊上,金黄色的果皮常会有斑点状的褐变而不诱人,稍稍的搁几日必定腐败,故而除了这个季节到南方去,是难得吃到这样奇怪的水果的。

  虽然如此,在吃到枇杷之前,我对于枇杷却早有耳闻。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我读书的时候没有如现在这样带着各种彩页的书,里面画着各种各样的水果;更没有现在这样的传媒,在电视上或者电脑上不但能见到枇杷,而且能见到结枇杷的树。我的耳闻全在于小时候的看书,乱七八糟的书。因为似乎读过这样一则闲闻野趣,说是一个酸秀才与一位高人对诗,题目便是枇杷。那秀才本是冬烘之辈,诗意自然很差,“有棵枇杷树,两个大叉丫”,一棵树分了两个树杈,算什么诗?那高人后续的两句却确是八斗之才:“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

  先不说“黄金果”、“白玉花”这样的极工整的对仗,就这短短的十个字,就让我知道了这枇杷果是黄的,而它开的花则是白的。但奇怪的事还在后面,我从小见到的果树都是先开花后结果,那花逢春而开,那果花落而实,然后一天天的长大、成熟,终至于能吃。虽然这枇杷树也是先开花后结果,但先年的十月便陆续的开花,断断续续的一直开到第二年初,却是我未曾见过的。于是,当我知道枇杷树这样一个奇怪的特点后,我便想学那酸秀才的样,给那高人的诗后再续四句以凑成一首五言律诗,但终因学疏才浅,几十年也没有凑成。但对枇杷这种果实却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

  枇杷的果味不错,醋中带甜,甜中带酸,不过吃起来不痛快。园园的果子只有一粒中药丸子大小,而且肉薄,核大,急性子的人是吃不来的;最好的吃法是则闲来无事,坐在了树荫下,与几个朋友一边聊天,一边品尝着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鲜果。我平生吃得最痛快的一次是在一户广东人家吃的。有一年下部队,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一位广东籍的排长约我星期天去一位老乡家吃枇杷,说她家有一棵味道绝好的枇杷树。我当时很是奇怪,问他距广东千里之外的汉阴何以有他的老乡?

  他告诉我,清朝初年,因为张献忠在四川杀人太多,便从人口稠密的江南迁移人口到蜀地,这就是有历史上有名的“湖广填四川”。其中一路经湖北的襄樊、老河口、郧西进入陕西的安康,再经安康、汉阴、汉中进入四川。其中有几户广东人走到汉阴,发现那山沟里土地肥沃,并且荒无人烟,于是便定居下来。虽经几百年岁月消磨,他们依然讲着广东的方言,所以每到星期天他便要到老乡家去聊天,述旧。但到了那户人家我才发现,这家伙纯粹是为了那户人家的女儿。他告诉我,让我在屋里陪着她那有着严重关节疾病因而行动不便的妈妈,他自己与那姑娘上树去采枇杷。我可是过来人,只看他那眼神便知道他恋上了人家的女儿;再看看女孩,五官并不十分的漂亮,但身材非常的好,特别的那细腻滑嫩的皮肤,白里透红,欺雪傲梅。

  而那老婆婆对这位排长的到来颇有几分警惕,只是由于我在跟前与她说话,无法挪身到户外监视他们。但我却乜斜着眼看着他,我看他在姑娘的帮扶下上了树,心不在焉的一边采果一边与女孩子说着话,好半天才采了一篮子枇杷;而他下树的时候手脚有意无意地没有把稳的往下掉,急得那姑娘急忙的向前去接,正巧掉在了她的怀里!我以为这一下可摔得够呛,那知道俩人谁都没事,甚至在他双脚落地的时候还有意无意的拥在了一起。不过那枇杷确实甜,坐了一上午,吃了一篮子,没有丁点儿酸味。

  此后再没吃过那么好的枇杷。前几年去九寨沟,也正是枇杷成熟的季节。在威镇休息的时候看见果摊上有人喊着卖枇杷,看了半天,虽然也呈金黄色,但却是椭园形的东西。我问摊主这是枇杷吗?摊主瞪着眼看了我半天反问:你说这不是枇杷是什么?我开玩笑说我吃过的枇杷都是园球状的,而你这东西却是纺锤状的,而且个子也要大许多!但话一出口,便立即意识到自己的孤陋寡闻:陕南虽然号称小江南,但毕竟是秦巴山区的一块小盆地;气候虽然温湿多雨,但较之四川还是有很大区别。那枇杷大约本来就应该是椭园形的,并且有小鸡蛋那么大,只是长在那即不够热也不够湿的陕南,就象发育不良的孩子,脸也园了,个子也小了。以致吃了多年营养不良的枇杷,却以为只有自己吃过的才是正宗的枇杷果,被人贻笑便是不免。而时至今日,即便是这种园园的枇杷也有好几年没有吃过了。

  只是那为了追人家女孩子的排长可恨,他明知天下还有更好吃的枇杷,却偏要说那家的枇杷是天下最好吃的,让我糊涂了好多年,不知他是如何居心?   
 
        人民网-强国论坛 2005年05月20日


--  作者:fanny
--  发布时间:2005/5/23 0:37:01

--  
看了楼上的枇杷想起几天前在北京吃到了同事从家乡带来的枇杷,有了回家的感觉。给周围的北方同学尝,好多人从来没吃到过这么好吃的水果。

暗暗庆幸!


--  作者:南方客
--  发布时间:2005/5/23 9:00:55

--  
  嗬 有了家乡的新鲜水果 却不招呼老乡 反而给根本不懂得此为何物的北方同学瞎作践 这叫什么事 还算是莆田老乡?! 
--  作者:fanny
--  发布时间:2005/5/24 0:02:11

--  
呵呵,看看看看,妒忌了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