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www.mhwh.com/dv7/index.asp)
--  四海唐人街  (http://www.mhwh.com/dv7/list.asp?boardid=6)
----  [推荐]语言起源的种种假设  (http://www.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6&id=1163)

--  作者:fanny
--  发布时间:2005/3/27 18:00:53

--  [推荐]语言起源的种种假设
  语言起源的种种假设

语言起源的种种假设
世界语言知多少
人造国际辅助语——世界语
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
功劳卓著的文言
准确晓畅的白话
“十里不同音”的汉语方言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

语言起源的种种假设


孩子说话是爸爸妈妈教的,爸爸妈妈说话又是爸爸妈妈的爸爸妈妈教的……那么最早的原始人说的话又是谁教的呢?这可是个古老的语言学难题,科学家把它叫做“语言的起源”问题。

语言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一样久远。可是,人类用书面记录的语言材料只有四千年,在这之前上万年的语言情况我们几乎一点儿也不知道。所以至今所有关于语言起源的解释,都不过是一种假设。有的人提出“感叹说”,认为语言起源于表达感情的感叹词;有人提出“劳动喊声说”,认为语言起源于繁重劳动中的喊叫;有人提出“摹声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对自然界原有声音的摹仿;也有人提出“达达说”,认为语言起源于“达达”发声的舌头动作和手势;还有人提出“唱歌说”,认为语言起源于原始仪式中不清晰的赞歌,等等。所有这些假设都无法通过事实来验证,因此科学家之间谁也不能说服谁。为避免再发生这样毫无结果的争论,国外有家语言学会在章程中竟明文规定,凡入会者一律不得谈论语言的起源。


我国多数专家接受的是马克思主义的语言起源说,认为“劳动创造语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时需要齐心协力,互相配合,自然就需要用某种信号把大家的行动统一起来。各种信号如果以一定的声音为标志,就成了最初的语言。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群人在一起抬木头的情景。大家为了统一用力的时机和方向,不是总要“嗨哟,嗨哟”地喊号子吗?这个“嗨哟,嗨哟”在最初可能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可是时间一长,人们一听到这号子就自然而然地会想起“抬东西”这个意思,于是“嗨哟,嗨哟”就成了原始的语言。当然,语言的产生还有两个重要的条件,这就是发音器官和大脑思维的复杂化。劳动使类人猿能够直立行走,使它们的发音器官有利于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同时,使手与各种事物的接触更加频繁,刺激了大脑的机能,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刚刚创造出来的原始语言又是什么样的呢?现在只能肯定它是有声音和有意义的,别的还没有办法知道。


世界语言知多少
原苏联有个语言学家花费毕生精力学会了一百多种语言,这数目实在多得使人惊讶,然而他仅仅学了世界上全部已知语言的四十分之一!
语言学家一般都能掌握两门以上的语言,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精确地回答世界上的语言究竟有多少种。这里面的原因相当复杂。且不说有许多语言由于地处穷乡僻壤,我们至今还不知道它们的存在,就是已经知道的语言,也往往由于语言学家所用的分类标准不同,得出的统计结果总不能一致。例如我国境内的北方话和广东话,中国人认为它们都是汉语,而国外有些语言学家则认为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分别把它们叫做汉语和粤语。


据德国语言学家发表的数字显示,现在世界上的已知语言共有5651种.其实这里面有 1400 种左右的语言不是在归类上有分歧,就是即将要消亡的,所以语言学家公认的已知语言实际上只有 4200 种左右,其中的四分之三语言还没有相应的文字。


语言的使用范围有大有小。语言的老大哥是汉语,世界上日常说汉语的人有十多亿。语言的小弟弟大概在美洲的印第安部落,那里的一个部只有几百人,但他们的语言却有好几种。如果把世界上的语言按使用人数的多少排列,那么前十名分别是:汉语、英语、俄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孟加拉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突厥鞑靼语。

人造国际辅助语——世界语
世界各族人民都有自己的语言,它们在语音、词汇、语法上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互相交往十分不便。从17世纪开始,就有人开始设计一种希望人人都能懂的语言,各种各样的方案多达近300种,而波兰医生柴门霍夫(1859——1917)创制的世界语是最理想、影响最大的一种人造国际辅助语。


柴门霍夫在中学毕业时就完成了一种国际语方案,但他父亲命他去外地学医,并烧掉了他的国际语手稿。但他还是继续重新设计,在1887年发表了国际语新方案,创制了世界语。1905年举行了第一次国际世界语大会,确定他写的《世界语的基础》这本书为世界语的准则。随后,许多世界名著被译成世界语,也出现了一大批直接用世界语写成的作品。至今全世界已有一千多万人懂得了世界语。世界语有28个字母,一符一音,一音一符。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完全一致,词重音固定在倒数的第二个音节上。不管是谁,只要会背诵字母表,就能正确地读出世界语的每一个词。世界语的词汇主要由欧洲大部分国家语言中较通用的词组成,词根基本来自印欧语系。初创时的900多个词素大多是采自罗曼语族,一部分采自日耳曼语族,少数采自斯拉夫语族,有些是特地创制的。每个世界语学者都有平等的权利按照基础语法自由地创造新的词语,引进国际通用语,不断丰富世界语的词汇。世界语的语法规则只有16条,整齐简单,很容易掌握。例如,凡是名词都有一个词尾 -o,凡是形容词都有一个词尾 -d,凡是动词不定式都有一个词尾-i,一看就能辨认。


世界语在 1906 年前后传入中国。世界语的传播全靠各民族的自愿,它如要真正成为全世界各族人民的共同语,还要由它自己发展的情况来决定。

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
相声大师侯宝林曾经说过一个关于“普通话”的相声。其中说到有位北京人到上海,向旅馆服务员要“面汤”,结果服务员给他送来一盆洗脸水,闹了个大笑语。可见,如果不会说普通话,不但交往困难,还可能误事。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社会交际必须使用一种统一的共同语。先秦时期曾有一种类似“普通话”的统一的、规范的口语,叫作“雅言”。史书上记载,孔子在读古书、行古礼时就使用雅言。只是这种统一的口语当时没有在社会上推广,以后便消亡了。


现代的普通话是汉民族的共同语。它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不包括北京地方土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在词汇方面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但也舍弃了其中一些地方色彩过浓的词语。如山西、陕西等地人们称妻子为“婆姨”,北京人称太阳为“老爷儿”,这些词语过于土俗,不能吸收到普通话中来。


普通话的语法以鲁迅、茅盾、冰心、叶圣陶等人的著名现代白话作品为规范,并且还必须是这些现代白话文中的“一般的用例”,个别作家、作品特殊的用词造句规则,不能作为普通话的语法规范。当然更不能以古代白话文或文言文作语法标准。与“十里不同音”的方言和“之乎者也”的文言相比,普通话能为各地的人们所听懂,又与日常生活语言相一致,口头语言和书面方言基本相同,使人们的交往非常方便。所以国家规定,学校里要用普通话教学,大家都应学会普通话。

功劳卓著的文言
《郑人买履》、《曹刿论战》、《陈涉世家》这些古代名作,现在的人读起来感到吃力,原因是这些文章是用“文言”写成的。


所谓“文言”,是指以我国先秦时代的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一种书面语言。先秦时代距离现在已有两千多年了,当时的书面语言与口语是基本一致的。以后口语不断变化发展,而书面语言(即文言)却因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文人广泛使用而逐步定型,于是两者就脱节了。事实证明,在口语和书面语的长跑比赛中,书面语永远是个笨拙的运动员。尽管它最初和口语一同在起跑线上出发,但是过不了多久,它就被口语远远地甩在后面了。到了近现代,文言成了束缚人们思想的东西,所以在“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的口号,许多人写出精彩的白话文学作品,从而基本上结束了我国长久以来以文言为主要书面语言的现象。


文言(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相比,虽然都是汉语,但它们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首先表现在词汇方面。由于社会的变迁,文言文中的一些词,随着旧事物的消亡也变得没用了,而现代汉语中许许多多的词,又是文言中所没有的。即使是同一个字或词,文言文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也往往大不一样。如“涕”,今天指“鼻涕”,在古代则指“眼泪”;“劝”在古代有“鼓励”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只当“规劝”讲了。在语法方面,文言与现代汉语也有不小的区别。文言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已很少使用,但是某些文言词语(包括成语)在口语中却常常用到,如“莫名其妙”、“岂有此理”、“破釜沉舟”等等,因此我们还要掌握它。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大都用文言记载在书籍文献里。文言文在保存、传播我国古代科学文化知识方面有着伟大的功绩。要想了解历史,了解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等状况,继承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还应该会阅读用文言写成的古书。

准确晓畅的白话
白话是以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它又有古今之分。古白话指的是在唐宋时期兴起的一种书面语言,宋代的话本小说和元明清的通俗文学作品,如《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用古白话写的。它们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


现代白话指的是我们日常使用的书面语言,它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许许多多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茅盾的小说,冰心的散文,以及今天报刊杂志上的文章,都是用现代白话文写就的。


现代白话语音优美,音节多以元音收尾,一共有四个声调,以双音节词为主,具有抑扬顿挫的音乐性,所以许多外国人听中国人讲话像唱歌一样。现代白话的词汇如汪洋大海,它包括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日常生活用语以及成语、谚语、歇后语、各种行业语,它拥有大量的近义词,能够正确表达在意义、色彩、感情等方面的细微差别,如古代一个“幽”字,笼统地包含深山小路的一切特点,而现代汉语有“幽远”、“幽深”、“幽静”、“幽暗”、“幽雅”等词,表达的意义更加明白、准确。

现代白话的历史并不长,只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它又是从文言占优势的环境中脱胎出来的,再加上人们的口语中大多都带点方言成分,很容易影响书面语。所以,白话实际上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大量的科技新语、方言语汇、外来词语以至复活的古代文言词语都会不断地进入白话系统。这样,我们在平时除了要注意让自己的语言符合现代白话文的标准之外,还必须牢记一句话——向广大的人民群众学习语言。

“十里不同音”的汉语方言
汉语方言十分复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就有“十里不同音”的说法。汉语方言是和普通话相对而言的,是汉语的地方性变体,可分为七大类。①北方话: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湖北大部分、湖南西南部、广西西北部以及华东长江以北地区,以北京话、西安话、成都话、扬州话为代表。②吴语:分布在江苏长江以南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以苏州话和永康话为代表。③湘语:分布在湖南大部分地区,以长沙话和双峰话为代表。④赣语:分布在江西大部分地区和湖北省东南,以南昌话为代表⑤客家话: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部分地区,以梅县话为代表。⑥粤语:分布在广东大部分地区和广西东南部,以广州话为代表。⑦闽语:分布在福建、台湾及广东部分地区,以厦门话、福州话为代表。各方言之间的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其中,语音方面的差异最明显,每种方言都有各自的语音系统 。如在湘语 、赣语中,zh、ch、sh与j、q、x不分,往往把猪(zhū)读作jū,把处(chù)读作(qù),把书(shū)读作xū;在客家话中,则把f与h混同了,把大斧(fǔ)的斧与老虎(hǔ)的虎、开方(fāng)与开荒(huāng)、公费(fèi)与工会(huì)都读成
一种音。即使是同一方言区,读音也不一样。如北京话中有明确的四声,但在东北话中,有的该读阳平的字却读作了上声,如国(guó)读作guǒ,毛(m (o)被读作mǎo,等等。

在词汇方面,同一种事物在不同的地方就有不同的名称。北京说“洗洗头”,到上海就成了“汰汰头”;北京的“馄饨”,到了四川就叫“抄手”;“阿爹”一词,在浙江嘉兴指父亲,在江苏苏州指祖父,到了广西博白则指外祖父。方言的语法差异一般表现在词序上。如北京话说“把书还你”,湘语则说“书把还你”;北方话说“给你钱”,广州话却说“畀钱你”。

汉语方言是汉民族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我国古代各个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很不一样,由于交通的不便,互相之间又缺少交往,语言上出现差异,并且保持下来,就形成了方言。不过,它们的词汇和语法基本相同,都属于同一种语言,都是汉语家族的成员。

中国的少数民族语言
中国境内的语言非常丰富,这在世界上是罕见的。据统计,中国的语言正在使用的就有80多种,已经消亡的古代语言更是不计其数。中国有55个少数民族。回族和满族一般使用汉语,其他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有的民族还有两种以上,如裕固族分别使用东部裕固语和西部裕固语,瑶族分别使用勉语、布努语和拉珈语。中国的全部少数民族语言分属五个语系。
1.汉藏语系:
壮侗语族——壮语、侗语、傣语、布依语、水语、仫佬语、毛南语、
拉珈语、仡佬语、黎语等。
藏缅语族——藏语、嘉戎语、门巴语、珞巴语、土家语、羌语、普米
语、独龙语、怒语、彝语、傈僳语、纳西语、哈尼语、拉祜语、白语、基
诺语、景颇语、载瓦语、阿昌语等。
苗瑶语族——苗语、布努语、勉语、畲语等。
2.阿尔泰语系:
突厥语族——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语、乌孜别克语、塔塔
尔语、撒拉语、图瓦语、西部裕固语。
蒙古语族——蒙古语、达斡尔语、东乡语、东部裕固语、土族语、保
安语。
满—通古斯语族——满语、锡伯语、赫哲语、鄂温克语、鄂伦春语。
3.南亚语系:
孟高棉语族——佤语、崩龙语、布朗语。
4.南岛语系:
印度尼西亚语族——排湾语、布嫩语、阿眉斯语等。
5.印欧语系:
伊朗语族——塔吉克语。
斯拉夫语族——俄罗斯语。
此外还有朝鲜语和京语,它们究竟属于哪个语系,现在还不清楚。

来源:文学视界


--  作者:dhxcy
--  发布时间:2005/4/9 12:16:16

--  
发现之旅:人类最早会说的词是爸爸? 
作者:董毅然
 
  当你看到可爱的婴孩在母亲的怀抱里咿呀学语的时候,也许曾有这样一个念头滑过脑海,人类的语言到底是怎样产生的?我们的老祖宗开始试着用语言来描述世界的时候,最先说出了哪一个单词?其实这种疑问并非你所独有,自文明诞生以来人类的追问就从未停止。

     古人类

  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从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测,古人类最先会说的词应该是“妈妈”,然而最新一期《新科学家》杂志却报道称,法国语言学和史前人类学研究联合会的科学家日前对“爸爸”一词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人类14个主要语系中基本上都存在这个词。而在大多数语系中,“爸爸”一词的意思都是父亲或者是父亲一方的男性亲属。负责此项研究的科学家说,“‘爸爸’在各种语言中的统一性只能有一个解释:是从人类早期延续至今的。”

  人类最早会说的词是爸爸?你可别急着相信,这仅仅是关于古人类语言起源诸多观点的一种而已,人类对自身语言的起源有着几千年不懈的探索。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院、长期从事人类语言学研究的朱文俊教授,从《圣经》开始,向记者讲述了这漫长而有趣的研究过程。

  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对语言的起源兴趣浓厚,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解释。

  原来,在人类社会科学并不发达的时候,人们选择宗教来解释语言的起源。古希腊哲学家苏革拉底曾断言,上帝给地上万物和众生赐予了名称,所以词是神圣之物,能通神,富有魔力。古代西方观点认为,语言是上帝创造的。在《圣经旧约》的《创世篇》,《圣经新约》的《约翰启示录》里面都谈到了语言的诞生,提到上帝赋予亚当给万物起名的至高权力。

  就连一些古代帝王也对人类语言的产生极感兴趣。古埃及的一位国王曾为探究人类最初的语言到底是什么而采取出人意料的办法。有一次,一个孩子降生,他就下令让一个牧人把孩子放到荒郊野外,命令他不许和孩子说任何话,还要一边放羊,一边照顾这个孩子,等这个孩子说第一个词时马上来报告。一年多以后,孩子说出第一个词汇bekos。国王立即召集学者研究这个词的出处,后来发现是弗吉里亚语中面包的意思,国王就认为人类最早开始说的词就是面包。

   然而,由于研究文字出现前的语言缺乏可以采信的证据,关于语言的起源问题实际上仅仅停留在猜想之上。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召开了一次语言类的世界大会,会上做出个决议,认定从苏格拉底、柏拉图到当代,对于语言起源的猜测都是空谈,要求以后禁谈关于语言起源的问题。这个决议一直影响到现在,现代很多语言学家对语言起源不太重视,也很少研究。

  可是,一纸决议无法泯灭人类的好奇心,对人类语言学家来说它总是一桩悬案。1934年,土耳其曾经召开全国的语言学大会,研究世界上第一个词到底是什么,与会专家一半猜测,一半比较,提出太阳是人类最早会说的词汇。而其中得出结论的具体过程,因为记载缺失已经弄不太清楚。

  语言产生的原因一直众说纷纭,关于人类说出的第一个词到底是什么的争论也从未平息。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语言的产生呢?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命题。据朱文俊教授介绍,目前有四种比较主要的理论解释语言诞生。第一种观点提出人类语言来自模仿,比如古人类看到荒野中的狗在叫,人类学狗的叫声叫“汪汪”,以后慢慢便用“汪汪”声来指代狗。第二种观点是19世纪初出现的“叮当理论”,即自然主义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本质,本质发出声音来都会出现回声,这种回声创造很多词汇,比如英文中的ball,b代表弹性,all代表一种圆滚滚的物体。第三种观点是我们熟悉的马克思主义语言起源理论,认为劳动创造语言,最初的语言是在劳动中从号子发展而来。第四种观点提出语言产生于感情,在表示愤怒、愉快等感情冲击下,强大气流通过声带产生语言,并认为人类基本感情喜怒哀乐发出的声音,形成最基本的词汇。

     朱教授表示,关于人类最早说出的词汇的争论也从未平息。一位美国语言学家认为,最早出现的语言是名词,应是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事物,如各种食物;其次应是形容词,比如描述花草、树木特征的东西;第三是呼语,指用来呼叫、表达指令的词汇。这些与交流有关的词汇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此种说法从认知的角度,认定语言的诞生应和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有关,确实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还有一些专家是从生理上加以研究,他们发现,m、b和p发音比较容易,这些字母开头词汇,是人类最容易发音的词汇,婴儿即使在没有牙齿时,m、b、p的音都是容易发的,如果这种声音和最先接触的事物相联系,就诞生了最早的词汇。目前是b、p在先还是m 开头的单词哪一个在先出现也没有考证,但在西方语言中以m开头的单词占有重要地位确是事实。以英语为例,其中中和m 有关的词汇非常之多,表述生命之源、抚育、关爱、本质、行为、记忆、食物、性格等方面的词汇中,有大量都是m开头的。

   世界语言虽然多种多样,但其最初的起源确有惊人的一致性。

     什么世界多国语言表现出内在的一致性呢?朱教授解释说,“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内在的,并不是后天获取的,后天获取的只是组织复杂语言的能力。比如小孩要吃奶时,最初发的音是ma-ma 、papa,在印欧语系中mama一词最早就指乳房。另外人类品尝食物时候,发出的声音也与m音有关。由m衍生出来的各种词汇比较多,确实说明人类词汇起源与m关系密切。”

  有人认为,儿童语言的学习过程是研究古人类学习语言的活标本,其中可参考的内容又有多少呢?朱教授认为,现代婴儿学习语言时人类语言已经产生,常与其接触的父母已经掌握语言。这和原始人类在荒野里的语言产生完全是两回事。社会语言学证明,语言创造的规律是一开始两三个词,后来不断增加。而现代语言的规律不能证明语言是如何产生,到现在为止儿童学习语言的所有数据都不能说明人类语言的起源。
  
     况且父母的说笑表情都会影响婴儿,即使他们会说妈妈也是教育的结果。即使有一个母亲故意不同婴儿讲话,等待孩子自己讲出第一个词,也很难认证人类语言的起源。因为小孩在屋子里,会听到父母之间交流的语言,而人类天生就会模仿,婴儿可能听到只言片语,所以不能证明他说出的第一个就是古人类说出的第一个词。

  还有专家讲,将猩猩发出的声音和人类的语言加以比较,希望能还原人类学习语言时的情境,然而这些努力都宣告失败。朱教授指出,灵长目动物能发出9种声音,都跟生存有关,但不是语言。人类表示前边存在危险,可能有几十种说法,而猩猩只能发出“啊”的声音,而且只能重复。人类研究语言曾尝试教猩猩说话,来观察掌握语言是否存在先天因素,结果发现猩猩不具备学习语言的能力,证明语言能力只有人类所独有,而想从猩猩那里查找人类语言的起源的蛛丝马迹自然也没成功。

  人类最早的词汇最有可能产生在温带地区,各地区古人类最初说出词汇的意义应该相同。

  人类语言到底是怎样诞生的?诞生在什么时代?先民们开口说的第一词到底是什么?经过漫长的摸索一切却还仅仅是谜?

  值得欣慰的是,在对被认为是印欧语系语言之祖的立陶宛语的研究中,专家发现其中最早的词汇有“狼”、“树”以及表述生产工具的词汇。这些在其他语言中得到印证,而表述热带气候情境的词汇并不存在,由此说明最早产生印欧语系语言的时候处于温带,说明人类最早那些词也产生在温带。

  朱教授强调说,词汇的产生和社会息息相关,人类生活中最离不开的词汇,便最可能是最初诞生的词汇。世界各国各地区虽然地域环境不同,发音可能也不同,但是最开始发音的单词意思应该有相似性,应该跟吃住有关,这是由语言的社会性决定的。而想彻底摆脱推测,弄清人类语言起源的谜团还需要更新的证据以及语言学、考古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的共同努力。   
 
 http://www.sina.com.cn    北京科技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9 12:20:40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