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www.mhwh.com/dv7/index.asp)
--  市场巷议  (http://www.mhwh.com/dv7/list.asp?boardid=4)
----  [转帖]愤青成了贬义词了?  (http://www.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4&id=683)

--  作者:pkusiscjy
--  发布时间:2004/11/15 14:25:31

--  [转帖]愤青成了贬义词了?
犹太人抵制德国货,没人说他们是愤青或极端民族主义者;
中国人抵制日货积极性比犹太人抵制德国货差多了,
就开始有很多中国人人骂"愤青",极端民族主义者了.
难道真的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
一群中国人是一堆虫么?
当然也要承认,无论是犹太人还是中国人,
确实存在一部分太过火的"极端民族主义者",
但我认为那毕竟是少数.
没见过犹太人向我们这样渲染和贬低过他们的"愤青"的,
包括沙龙那么狠的人,都是没有多少犹太人说他的坏话的.
个人认为我们对待我们的"愤青",
应该是引导和宽容,
而不是排斥和否定.
彩虹也有七种颜色,多一种立场或者是态度又有何不可?
人么,最难做到的是宽容.

--  作者:南方客
--  发布时间:2004/11/15 15:55:15

--  张纯如牺牲了自己 ---她的死留下了什么
张纯如牺牲了自己 
  
 作者:绥宜   

      著名华裔女作家张纯如11月9日之死,是令人痛惜的矛盾悲剧。
   
      令人痛惜是由于,她的才华使她有能力做很多有意义的事,但她决定将它们终结。哈佛大学历史系主任柯比在她写的《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一书序言里说,它是“第一本充分研究南京大屠杀的英文著作”。它在《纽约时报》畅销书名单上列榜14周之久,这是60年来首次有人让美国人知道这项战罪暴行的存在。她做的是美国无数以英文写作的男性作家或历史学者都没做到的事。两年前去世的著名史书作者斯蒂芬·安布鲁斯(Stephen Anbrose)说,张纯如“也许是我们所有的史学家里最好的”。
   
    1998年,张纯如和日本驻美大使佐藤一同接受“吉姆·里勒尔(Jim Lehrer)新闻节目”访谈,日本大使居然含糊地宣称日本政府“多次为日军成员犯下的残酷暴行道歉”,张纯如当场指出日本使用的是含混的字眼使得中国人感到愤怒。这更显示张纯如的书和她维护正义的活动,对于将上次侵略战争史实作为人类共同的教训,是很必要,很重要的。她的去世使得英语世界失去了一位能让他们了解日本侵略战争暴行真相的人。张纯如的书也被翻译成多国版本,但日本书商在右翼抗议下取消了日文版的出版。日本一家漫画书公司在军国主义者抗议之后,停止连载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故事《燃烧之国》,而在张纯如去世的第二天,宣布不再续刊,并公开向歪曲历史真相的军国主义者道歉。该漫画作者本宫上月被《产经新闻》斥责为“虚构南京大屠杀”。张纯如去世后,更需要华裔历史学家用英文写作日本战罪历史。
   
    有的人怀疑张纯如的死是自杀。假若她真是自杀的话,至少表面上产生了一个矛盾:她公开誓言以“挑战社会的不正义”为职志而奋斗,但却选择了自杀这样的行动。传媒报道,她曾接受心理治疗,她的家人也相信她是自杀的。
   
    张纯如写作时高度投入,她写《被遗忘的南京大屠杀》一书时屋里墙上贴满了南京大屠杀的照片,那也许会让她在写作时更能感受到受害人的感觉,但恐怕也使得写作十分痛苦。之后她写《在美国的华人》一书,也是在痛苦情绪之下写作。最近,她筹划写二战时侵入菲律宾的日军迫使被俘美军进行巴丹(Bataan)“死亡行军”的残酷历史,也是强烈冲击情绪的题材。3书的题材都直接对她以挑战不正义为职志的信念构成挑战,她是不肯屈服的。但她的丈夫道格拉斯说,她到菲律宾进行实地旅行之后,像变成另一个人似的,情绪极其压抑。他相信她在情绪和身体上都相当疲竭,住院3天后医生对她进行药物治疗,她9月时曾试图自杀,病情好转之后,10月又严重化,但她坚持工作。道格拉斯说,“那是一个接一个的摧人心肝的故事,一段时间后,我受不了啦。”“一年接一年地听那些故事,可能导致她的压抑。但那只是揣测。我觉得她对自己的要求太严苛了”。
   
    在写书的同时,她要照顾家庭,还由于她对美国华人历史的认识而热忱关心其它人的不幸遭遇,她要打破族裔偏见,对抗种族歧视,为族裔争取自主和多元化,为华裔争取平等地位。她参加了为李文和案、余百康案和9.11事件后受到囚禁的中东人士寻求正义等等的活动。
   
    张纯如就像一个勇敢的战士般要求自己为受到不正义待遇的人们仗义执言。她想撑起整个的天空,但她的战场无涯,敌人难数,而她个人的体力精力有限,当到达心理负荷极限时,她牺牲了自己。她才36岁。
   
    我们华裔也许需要有更多的人来承担她挑过的担子。

  (来源:美国《侨报》华人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