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www.mhwh.com/dv7/index.asp)
--  人在旅途  (http://www.mhwh.com/dv7/list.asp?boardid=3)
----  鲁迅 巴金也是租房而居  (http://www.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3&id=3050)

--  作者:南方客
--  发布时间:2005/10/13 0:39:56

--  鲁迅 巴金也是租房而居
鲁迅、巴金也是租房而居 
2005年10月12日

 作者:吴兴人
 
        现在,许多青年朋友为买不起住房而苦恼。我劝他们:买不起房,不如租房。他们说,租房,有点低人一等。我说,不然。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鲁迅、巴金,大量文化界人士定居上海,无论是鲁迅、巴金这样的大文豪,还是一些经济困难的“亭子间作家”,都是租房而居。鲁迅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住在山阴路132弄大陆新村9号,是租赁的住房。1937年,巴金住在上海的淮海中路旧居,也是租赁的住房。还有许多著名的作家,如茅盾、郑振铎、郭沫若等,在上海,也是租房而居。

     一批著名作家之所以租房而不卖房,因为在旧上海,房价极其昂贵。“二房东”(不是房地产开发商),成为当时一种时尚的职业。有一批二房东,顶下(也不是买下)一幢石库门的住房(约合今天的三室一厅,然后分别租给几家房客),至少要十几根金条,约合今天人民币一百几十万。这对靠稿费收入的作家来说,租房是很正常的选择。租房的另一个原因是,对许多著名作家而言,工作的流动性大,生活不稳定。鲁迅先生在从日本回国以后,就曾在北京、厦门、上海等地工作。因而,买房不如租房方便、顺利。

    在今天,即使在发达国家,居民平均住房自有率也仅为50%左右。美国是65.5%,瑞士是42%,英国是46%。在欧美、日本和香港地区,也不是多数青年人刚参加工作便去购产权房,而是选择“梯度住房消费”。这是市场经济社会中最被提倡的住房消费观念。据统计,在八十年代中期的出国潮到美国、日本去的上海人,在那里定居的人士中,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者,也不到三分之一。因此,对刚参加工作的大学毕业生而言,买房不如租房,乃是一个合适的选择,也是明智的选择。

    但是,今天也有一些青年人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租赁房,刚参加工作就不得不去银行按揭贷款买房,在经济上、心理上像蜗牛一样负重前行,沉重的按揭还贷负担抑制了日常生活的其他消费,生活质量明显下降。而一旦工作和薪酬发生变化,支付按揭货款便发生问题,由此与银行发生矛盾上诉法院的案件呈增加态势,成为又一个社会矛盾焦点。沉重的按揭买房,反成了一个禁锢人才流动的“城堡”。赶一个买房的“时髦”,随居者有其屋必买房的大流,结果是作茧自缚,进退维谷,真是何苦!

    我想说,居者有其屋,不必都买房。听说上海市有关政府部门正酝酿采取多种途径拓展租赁房源。又听说市政府正在酝酿给予大学毕业生租房补助的政策,希望能早日出台。现在先租一间房立足,解决居住问题。待到经济条件许可时,再拥有一套自己的住房,似更顺理成章。不知青年朋友们以为如何?
       东方网


--  作者:南方客
--  发布时间:2005/10/15 23:11:11

--  
 看看今天名寺庙的僧侣是怎样生活的

   洛阳白马寺和尚在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