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www.mhwh.com/dv7/index.asp)
--  闽海文化  (http://www.mhwh.com/dv7/list.asp?boardid=2)
----  中国电影正在打造完整产业模式  (http://www.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2&id=405)

--  作者:dfish
--  发布时间:2004/9/6 22:54:15

--  中国电影正在打造完整产业模式

中国电影正在打造完整产业模式

 

 2004-09-06

 

       新华网北京9月6日电(记者万一)2004年,被很多人视为中国电影改革的关键一年,广电总局颁布的多项改革正开始付之实践,无论是审查手段的精简还是各环节市场准入条件的放宽,都将“产业”的概念放在了电影的首位。的确,不管用如何华美光鲜的词汇形容,电影的第一属性始终是一项属于大众范畴的娱乐产品。而作为一种产品,电影也必然要依附于一个由制作、发行、放映等细分环节构成的完整产业。目前,中国电影界正在按照国际惯例积极打造自己的产业模式。

 

       电影制作:投资主体多元化 电影生产市场化

 

       新颁布的《电影管理条例》对社会资金和机构包括民营企业开放了电影制作准入的限制,也放宽了中外合拍电影的条件。这对于国内国外的社会资金和机构进入中国电影制作业起到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在2003年已经完成和正在制作的200部影片中,内地电影系统外机构与国有电影厂投资合作的影片已经占到60部。2003年通过的中外合拍影片已经达到了41部。

 

       去年年底,中影集团与北大君士传媒双方开始合作开发“中国青年导演‘新电影’工程”,试图通过民营资本与国营企业的联合,共同投资、共担风险,预计每年推出10部电影。除此之外,颇具影响的保利华亿、华谊兄弟公司、世纪英雄等民营企业也都以独立投资或与中影集团等公司合作投资的模式涉入电影制作领域。

 

       与此同时,原来的国有电影企业也在深化改革、转换机制、面向市场。例如上海电影集团宣布将用1亿元资金直接投资生产电影,而且预计电影制作的融资可以达到2亿元。

 

       在提高内地电影的数量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内地电影市场也向中国香港电影几乎完全开放了。2003年7月,中央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这对于凄风苦雨的香港电影工业和对于乍暖还寒的内地电影市场来说,都是一个双赢的平台,对于以内地和香港为核心的华语电影继续占据亚洲市场和进入国际市场是一个契机。

 

       我们可以说,社会力量逐渐成为国产电影的主力,社会资金正在为中国电影生产注入市场活力,中外合拍则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种国际平台,取消香港电影的配额限制也为国产电影数量的增加提供了来源。

 

       电影发行:七家民营企业改变中国电影发行格局

 

       为拓展国产影片的发行渠道,进一步加快发行放映体制改革,充分发挥电影系统内外发行放映国产影片的积极性,2003年,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等七家民营公司获得了国产电影的国内发行资格,使长期以来由国有企业控制的我国国产电影发行格局发生变化。此前,民营公司只有代理发行资格。

 

       据了解,仅北京博纳文化交流有限公司在2003年就发行了《开往春天的地铁》、《和你在一起》等17部影片,洗印拷贝数1331个,年度票房达到8000多万,为国产影片走向市场起到重要作用。

 

       另据了解,2003-2004年,华谊兄弟公司制作的2部电影:《天地英雄》票房4100万元,《卡拉是条狗》投资530万,票房、VCD和电视台版权一共卖了1000多万元。特别是《英雄》创造了2.5亿元国内票房纪录,上交了750万元的税和2000万元的电影基金。而《十面埋伏》上映第4天,票房收入就高达6395万元,超过了同期《英雄》创下的票房纪录。同时,该片在上映3天的台湾票房为3400万元新台币,在香港为700万港币,均创造了当地华语电影的最高纪录。

 

       中国电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赵葆华认为,外资和民营企业的介入,给中国电影业带来很大活力,给电影样式带来更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