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www.mhwh.com/dv7/index.asp)
--  闽海文化  (http://www.mhwh.com/dv7/list.asp?boardid=2)
----  闽籍导演陈凯歌的十年挣扎  (http://www.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2&id=4035)

--  作者:hairen
--  发布时间:2005/12/19 13:47:45

--  闽籍导演陈凯歌的十年挣扎
从“霸王别姬”到“无极”—陈凯歌的十年挣扎 
2005年12月19日 
 
文/戴婧婷

   80年代末,随着《代号美洲豹》(张艺谋)《摇滚青年》(田壮壮)等片的娱乐尝试基本以失败告终,中国电影人第一次市场化探索陷于尴尬。90年代初,张艺谋凭借《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秋菊打官司》在国际电影节上的相继获奖,才另辟蹊径地找到了一条生存之道——借助艺术片海外获奖迂回进入市场。

   陈凯歌其实也在走同样的道路,只是一直不太成功。那时,他在中国影坛的地位早已勿庸置疑,《黄土地》《大阅兵》和《孩子王》等影片以对中国电影美学思维的革新和厚重的文化反思赢得了评论界的交口称赞。

    但是这些哲思理想高度饱和、常规故事高度稀释的影片对于大多数中国观众而言相当复杂沉闷,西方观众就更难懂,所以这一系列作品屡屡未能得到国际影坛的认可。拍到《边走边唱》,陈凯歌艰深晦涩达到极限,再度冲击戛纳大奖铩羽而归把他逼到了做出改变的关口上。

  正在这种情势下,《霸王别姬》成了陈凯歌电影生涯的转折点。

  挣扎在市场野心和个人表达之间

  据说陈凯歌刚接到《霸王别姬》的剧本时并不想拍,制片人徐枫花了200多个小时来说服他,“当初他并不喜欢《霸王别姬》的剧本,认为这是个很通俗化的故事。”陈凯歌犹豫了一年半才答应接拍。确实,李碧华的原著只是一部普通的言情小说,但角色经历的中国现代社会变迁却给了他创作空间,去加入其标志性的历史反思。也正是这部电影让陈凯歌第一次直面个人的创伤体验,回忆录《少年凯歌》中描写的文革浩劫搬演成银幕上的惨烈戏剧。

  1993年,《霸王别姬》摘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陈凯歌终于在国际影坛登堂入室。这樽奖杯不仅仅是对其艺术上的肯定,更重要的是为陈凯歌带来了资本市场的“敲门砖”和发行市场的“通行证”。从此之后,他开始坚定地走国际化路线,《霸王别姬》就是他最大一张王牌。

  《霸王别姬》的成功让陈凯歌的创作观念也开始转变,他开始相信,“拍电影不需要那么极端,或者商业,或者艺术。影片商业上的成功并不是坏事,它证明你有更大力量征服观众。我希望自己的电影能够深入浅出,拍得好看,但同时也要保持自己。”但实际上,这种在娱乐和艺术上的平衡很难把握,此后十年间,陈凯歌的种种努力就是为了再一次取得这样完美的协调。

  就在《霸王别姬》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1994年,进口大片正式进入中国影院,中国电影人真正看到了市场的残酷。另一方面,国际影展对中国第五代的兴趣已经减弱,张元、王小帅等第六代导演的“体制外”的生存方式和个体表达成了新的焦点。这个时候,陈凯歌沿着《霸王别姬》的路子开始制作《风月》。

  作为《霸王别姬》之后的第一部电影,《风月》注定受到高度期待,而陈凯歌也丝毫不敢松懈:编剧由一直坚称绝不触“电”的王安忆坐镇,摄影和造型设计请来了当时刚刚凭借王家卫电影正火的杜可风、张叔平,台前的张国荣、巩俐和幕后的赵季平、徐枫都是《霸王别姬》的老班底,这样的阵容显然是为超越《霸王别姬》而去的。

  可这部陈凯歌经历波折最多的一部电影,也成了他最无声无息的一部作品。预算高达4000万港币,题材十分时尚,影像绝对华美,上海拆白党、旧式大家族畸恋的故事足够传奇,最终却因未通过审查“意外死亡”。在戛纳影展上也一无所获。

  之后的《荆轲刺秦王》,耗资8000万人民币,由李雪健、巩俐和张丰毅主演,连小配角都动用了赵本山、潘长江,卖点十足,显然充满了市场野心。陈凯歌本人也声称,“《荆轲刺秦王》是一个拍给全国老百姓看的故事,是部地道的大众电影。”可同时他仍舍不得一贯的精英化立场,把自己对人性、权力和历史的思考填塞其中,厚重程度几乎超过了《霸王别姬》。

  1998年《荆轲刺秦王》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映式,遭到了媒体的口诛笔伐,“看不懂”“跳跃性太大”“人物太复杂”的批评声浪一面倒。陈凯歌不得不将影片重新剪辑,1999年才正式上映,仍未能挽回局面,在当年国产片票房排行榜上仅列13位。当他雄心勃勃再度进军戛纳,也只得到了一个技术奖。

  《荆轲刺秦王》的失败之处在于陈凯歌的三心二意,在好莱坞风格和欧洲风格之间犹疑不定,左右为难,让影片被市场野心和个人表达的愿望被撕扯得四分五裂。不过,陈凯歌由此开启了中国电影的大片模式:高投资、古代历史题材、恢弘的大场面、华丽的服装场景、乃至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首映式,这些元素都被张艺谋借鉴到了三年后的《英雄》中。不同的是,张艺谋完全抛弃了陈凯歌式的思辨,娱乐得更加纯粹。

  十年“磨难”后的一场豪赌

  2000年,《卧虎藏龙》横空出世,给中国电影送来了一剂救命药,想学好莱坞的中国影人终于摸着了门道。受此启发,张艺谋推出的《英雄》创下了至今无人能破的2.5亿元票房记录,也创立了中国电影自己的巨片模式。而在这段时间里,陈凯歌则以一系列令人惊讶的举动告别了自己艺术与市场的挣扎,他旗帜鲜明地表示,“中国急需商业电影。”

  2000年,一直声称不愿做“职业导演”的陈凯歌接受米高梅公司邀请,远赴英国执导《温柔地杀我》。“我想知道我能不能在美国工作,同时我也想看他们怎么去操作一部电影,并将它成功地介绍、推广给观众。”也许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行动算是有价值的,除此之外,这部影片可谓完全失败。浮夸的情色场面无法掩饰陈凯歌对于西方文化的隔阂,在一片恶评中米高梅公司甚至没有让它进入美国的主流院线,只以发行DVD草草收场。

  从好莱坞归来后,陈凯歌出人意料地拍起了电视剧。《吕布与貂婵》其实是他对大众趣味的一次主动探寻,不但采取流行的历史戏说方式,还吸收了动漫风格。但这部耗资1500万元的电视剧实在是代价过于昂贵的尝试:该剧在一些地方台开播不久后,就被勒令“修改后再播出”,原因是“戏说味太重且血腥暴力场面太多”。再历时4个月、花费100万元,电视剧修改了800余处,修改后更名为《蝶舞天涯》才与观众见面。制片人陈红都承认“这是一次惨痛的经验”,陈凯歌为自己的市场化探索又交了一笔高价学费。

  2002年,陈凯歌暂时收起了他的“求大”之心,放低姿态拿出了一部中等成本电影《和你在一起》。影片的意义其实根本不在于他开始表现现实、表现平民,而在于他终于找到了最大众的表达方式,呈现出较以往罕见的轻松、流畅,完全一派经典好莱坞风格和类型化角色。这部影片被影评人称为“妥协之作”,因为它确实太煽情、太刻意,又太不“深刻”,但2000万的票房却证明这一次他终于抓住了市场的脉门。

  《和你在一起》的成功给了陈凯歌继续步入市场的信心,让几经探索元气大伤的他再度决心放手一搏,去追赶张艺谋的商业化脚步。

  《无极》,就是他在自我挣扎十年后,给自己下的最大一次市场豪赌,现在,这场耗时三年的赌局就要揭开它的底牌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  作者:南方客
--  发布时间:2005/12/20 23:14:48

--  
偶以为在陈凯歌拍的这些片子里

还是 黄土地 最见才气


--  作者:hairen
--  发布时间:2005/12/25 23:14:22

--  
三娘子为陈凯歌PK 倪萍:我和陈凯歌走近过(图) 
2005年12月25日 19:42

洪晃 倪萍

  中新网12月25日电 陈红“开骂”后,引出3位“凯娘子”间的口舌争斗。华商报报道,前日,倪萍在接受访问时自称“心变硬了,脸皮厚了”,言谈间颇能显现出这位原央视“第一红人”心中隐隐的情爱之殇。记者与倪萍交谈时,倪萍的语境让人捕捉到她的疲惫与释怀,她说:“我们都是很好的人,学会感恩,才能收获快乐……”

  倪萍:“我们走近过,但从未走进过。”

  近日,陈红在接受采访时,暗指当年陈凯歌之所以离开倪萍是因为“她没有魅力让这个男人爱上她”,并称原来与陈凯歌相恋的人是个“老女人”。陈红这一句话,犹如一块重石激起千层浪,被人指责这是在影射倪萍。在记者与倪萍的通话中,倪萍本人在话语中透露出一股宽容豁达的心境:“这么些年了,谈这个都不会再有什么更大的意义了,别人的话,你之前也许在意过,但在意过之后,还是要学会珍惜吧……不往心里去了。”

  记者一再追问,在倪萍心目中陈凯歌是个怎样的人,倪萍语气比较低缓地说了一句:“不说了吧,其实我们都是很好的人,大家都要学会尊重发生,尊重选择,我跟他走近过,但从未走进过,大家都很忙……”之前,曾曝出倪萍与丈夫王文澜之间的感情不和,对此,倪萍给予了否认。她只说,不希望媒体的朋友们过多地关心她的家庭生活。

  洪晃:“他有时木讷,木讷得让人生闷。”

  陈凯歌陈红夫妇最近在新闻媒体上频频曝光,也让作为陈凯歌前妻的洪晃更多地被人提及。“我不希望再称我为他的前妻,什么名门之女、要么是什么‘痞女’这样地提起来都没什么意思。我就是我啊。”前晚,洪晃在与记者的通话中性情依然。

  与陈凯歌结婚前,洪晃已经有过一次婚姻。按照她的说法,“在26岁以前,我们那阵子其他女孩子没有、甚至不敢有的,我都有了,经历过了,包括婚姻。”

  洪晃对记者说:“当时没觉得他(陈凯歌)有多么优秀,或者是没有想到他会优秀得这么离谱,在跟他好了以后,就发现他是个很自我的人,和我一样自我,心中有块领地永远是矜持和高傲着的……那时候发现他真的是执著的人,和他结婚,也就是因为他挺执著。”

  记者一再追问婚姻中的陈凯歌是个怎样的人,洪晃称:“闷吧,那段也是挺闷的,他有时很木讷,脑子里又像飞快地在转,但木讷总让人生闷。”针对前段时间她称“陈凯歌让自己有做泼妇的欲望”这句话,洪晃对记者说:“哪个女人愿意说自己是泼妇呢?但当你知道自己的丈夫有很多女人喜欢的时候,你才知道嫉妒是什么滋味,他又是一个不大传递自己情感的人,起码也没让我知道在他心里到底什么最重要。嫉妒是特别不好的感觉,我的个性是,对有人争抢的感情也好,什么也好,我都心灰意懒的。倒不是没自信,最起码,当时很多方面都不合拍,感觉两条路了。”

  倪萍回应陈红嘲讽:脸皮厚了,不在意别人说什么

  倪萍和陈凯歌曾经有过一段长达数年的恋情。近日,陈红在接受采访时,暗指当年陈凯歌之所以离开倪萍是因为“她没有魅力让这个男人爱上她”,并称原来与陈凯歌相恋的人是个“老女人”。12月13日下午,倪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年轻时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现在不在意了。“年轻时很在意这些,尤其是我刚到电视台那段时间,20多岁,报纸表扬一句,绝对会把报纸看了又看。现在啊,心磨啊炼啊……心变硬了,脸皮厚了,如果为这些事所累,简直是傻瓜。因为自己最了解自己!”

  倪萍的情感婚姻,传出了多种版本。据传,倪萍最早的男朋友是演小品的郭达,由于父母反对而分手。在山东工作时,倪萍遇到一个心仪的男人,并匆匆走进婚姻,但到北京做央视主持人后,因为工作关系,与第一任丈夫分手。在主持《综艺大观》栏目后,又传出倪萍和知名导演陈凯歌相恋的消息,但未结果。即使是现在的丈夫、著名摄影记者王文澜,前段时间也有消息传出,倪萍已经和王文澜离婚,但遭到王文澜否认。彭志强

  旁观者说:“厚脸皮”万岁

  《无极》电影热映,陈凯歌和陈红的夫妻档也越发渐入佳境,日趋“无极”。能和如此优秀的男人珠联璧合,陈红也许有理由像只骄傲的孔雀。在“满神”眼里,“老女人”又怎能有魅力让他爱上她?

  “老女人”就是当年荧屏上那个地球人都知道的“梦中情人”,连倪萍本人都默认并接受了这个事实。这不禁让人担心:从来只见新人笑,何曾闻得旧人哭。“催泪大师”被扎到了心里最脆弱的部分,梨花带雨恐怕都是轻的。但最爱哭的女人这次却淡定得令人吃惊,因为“年龄大了,脸皮厚了”。

  中国有句老话,若要人前显贵,必定人后受罪。对于倪萍来说,也是长长来路走得太憔悴。对事业的争议、关于生活的口水,给这位“第一国脸”温柔的笑容背后,注入了不少泪水哀愁。但创造了中国足球奇迹的米卢曾经说过一句至理名言:态度决定一切。而不惑之年的倪萍也悟出了这一点:对于一个人到中年的女人来说,把所有种种往事都自己扛,那不啻于自我惩罚;而放下了,它就可以等于不存在。既然曾经爱过,那放了就放了。

  我们应该为“脸皮厚”了的倪萍叫声好。拿这换回千金难得的睿智和安稳,值!(黄哲 张立力)


--  作者:南方客
--  发布时间:2005/12/26 9:12:49

--  
凯歌“情欲片”获准入市 性爱镜头让老外咋舌
2005/12/26
 
  《致命温柔》

  这是我国著名导演陈凯歌在美国执导的第一部英文电影。该片拍摄于2000年,由米高梅公司发行,2002年在十多个国家上映。影片类型为情欲惊悚电影,片长100分钟。片中主要演员有海瑟·格拉汉姆、约瑟夫·费因斯、娜塔莎·麦克霍恩。

 

  昨日,中影数字公司向记者透露,陈凯歌一部另类之作《致命温柔》被排在了明年1月15日的贺岁档期内,据悉,这部《致命温柔》是陈凯歌导演2000年在美国拍摄的一部惊悚限制级影片,时隔5年终于获准引进国内。裸露、性爱和惊悚应该是《致命温柔》最大的看点,引进方透露,敏感镜头肯定会被删剪,但“性”元素不可能完全剪掉。

  ■影院:考虑张贴少儿不宜

  据悉,这部《致命温柔》是陈凯歌在英国拍摄的影片,影片英文名为《KillingMeSoftly》(直译为《温柔地杀我》)。该片由好莱坞八大公司米高梅公司投资拍摄,完全以好莱坞模式操作,制作费用超过3000万美元,讲述了一个黑色情欲惊悚的故事,一位年轻女子疯狂爱上一个神秘的外来男子,为了博得对方的爱意,看似温柔体贴的女子干出了一系列出格的举动。片中男主角的扮演者约瑟夫·费因斯是英国当红小生拉尔夫·费因斯的弟弟,曾因主演《莎翁情史》而获提名奥斯卡影帝,他本人也变得世界闻名,而影片女主角海瑟·格拉汉姆是好莱坞新生代女星,曾被《人物周刊》评选为全球50位美人之一。

  记者也了解到,本片在国内上映影院外会考虑张贴“儿童不宜”的告示,在检票口也会有相关工作人员,对带儿童入场的家长会有善意的提醒。

  ■在美国也被认定为“限制级”

  客观地说,这部作品在陈凯歌的创作中确实算是另类之作,采用了纯粹好莱坞式的表现手段,裸露、性爱和惊悚应该是《致命温柔》最大的看点。影片的性爱镜头之多,在国外放映时也让老外们大大地咋舌,而美国更把该片定为“限制级”(十八岁以下观众不得进场),约瑟夫·费因斯在片中有露臀镜头,海瑟·格拉汉姆更有多次全露上身的镜头。

  对于这样一部美国限制级影片的引进,删剪肯定是不可少的,对此引进方的冯小姐透露,虽然在国内的放映版本中剪掉了一些特别敏感的床戏镜头,但由于本部影片是由“性”引发出的爱与不信任的话题,所以“性”的元素不可能完全剪掉。

  ■陈凯歌:影片讲述爱上不信任的人

  一直以来,陈凯歌导演都不想过多谈论这部片子,昨日,在记者追问下,他表示,虽说这部电影是好莱坞影片,但内核还是自己关心的问题:“5年前我从3个剧本中唯独选中这个剧本来拍摄是有原因的,我看重的是惊悚载体里的爱情关系,当你爱上了一个你不信任的人,爱得越厉害,这种不信任就越厉害,惊悚就是从这里开始的,故事其实也是探讨一种爱情态度,我觉得这很有趣。”

  陈凯歌导演更透露,除了影片中两个一线演员外,所有的制作班底都是英国最优秀的,他们的合作让他至今难忘。提到这次自己的两部电影同入贺岁档,凯歌导演表示,这肯定是好事,“作为导演我希望自己的每部作品都能让国内的观众看到,虽然《致命温柔》是几年前的作品,但观众应该从影片中看到当时我的创作状态。”

  问到两部影片之间会否造成票房分流,凯歌认为,两部电影上映期相差一个月,不会分流票房,反而会更加聚拢人气:“如果有观众看了《致命温柔》,可能会打算再看一遍我的《无极》,或是看了《无极》可能想再看看《致命温柔》,这种可能性是很大的,因为这两部电影,是用不同方式讲述有关对爱情态度的同一个问题。”
       北京青年报
        


--  作者:南方客
--  发布时间:2005/12/26 9:15:10

--  
情欲片 致命温柔 

     致命温柔 海报


--  作者:仆射
--  发布时间:2006/1/17 14:16:36

--  
《无极》实在是部很烂很烂的片子。如果说2005年有什么事可后悔的,就是跑到电影院去看了《无极》。
--  作者:hairen
--  发布时间:2006/2/13 10:20:50

--  
大导演陈凯歌要告小网民
2006/02/13 

          
■      “血案”制造者胡戈

       
       陈凯歌指责“馒头血案”作者“无耻”

  网上盛传的《无极》搞笑版视频惹怒陈导演 律师认为《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引不出侵权案———


  因创作搞笑《无极》的视频短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而被网友们惊为“天才”的胡戈昨日在电话中透出的声音无辜而又无助,他此前已经通过若干记者对他的采访得知了陈凯歌对他的评价———“无耻”及意欲追究他的责任的消息,胡戈很无奈地表示:“我想他们误解我了,我没有恶意,就是想玩玩。”

  ■胡戈:我没钱,能不能别起诉我啊


  昨日,某网站自柏林发回报道,称正在参加柏林电影节的陈凯歌在接受采访时谈到了《无极》的开涮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情绪激动,他说:“我们已经起诉他了,我们一定要起诉而且就这一问题要解决到底。”据报道,说完这句,陈凯歌似乎意犹未尽地补充道:“我觉得人不能无耻到这样的地步。”

  记者打给在上海家中的胡戈,他的言语并不像他的作品那样灵性而尖锐,相反,他是一个表达能力并不是很好的人,也因此,他为自己的辩驳有点孩子气,但听上去反而真挚。问及被陈凯歌骂“无耻”的感受,胡戈说:“我倒是不生气,但是听到他这么说,我挺意外的,陈凯歌在我心中一直是位受尊重的长辈。”胡戈已经从采访他的媒体那里听说陈凯歌声言要起诉他了,胡戈低沉地表示,自己挺受打击的,他本没有恶意,就是一个爱玩的青年,根本没想伤害陈红和陈凯歌。记者询问他是否有意向与陈红和陈凯歌沟通“和解”一番,胡戈说:“说不上和解吧,我没觉得跟他们有矛盾啊。” 对于被起诉,胡戈言语中透露了担心之意,他慢悠悠地说:“我没钱打官司,他们能不能不要起诉我,他们肯定是误会我了,世界上有好多拿电影开玩笑的视频作品呢,也许他们不能接受这种方式吧。可是我没影响《无极》的票房,好多朋友看了馒头之后,还专门去看《无极》呢。”

  之前,胡戈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仅仅是以个人娱乐和学习为目的,不盈利也不去破坏电影的形象,所以我不认为我违反了著作权法。”而现在面临起诉,他为何紧张?胡戈说:“官司真的打起来,就复杂了,会有不同观点,而且又费钱又费精力的,我当然发愁。纵然有网友说支持我,那也只是精神上的。”胡戈再次向记者解释,当时“馒头血案”的制作纯粹是他的自娱自乐,只是为了搞笑和学习一些制作技巧。胡戈表示,自己去年12月在影院看过《无极》之后,突发奇想要改编一个短片出来。“我觉得《无极》的剧情并不是很好,加上我本身又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回到家就开始构思了。画面剪辑、配音,加上音乐和音效。从构思到完成,一共花了10天时间。”胡戈向记者透露,“馒头血案”制作完成后,他只发给了几个自己要好的朋友观看。但短片是从朋友们手中流传出去的,真没想到会传得这么快,这么广泛。“这个片子是以《无极》为背景的,之所以这么多人看,也是因为他们对《无极》感兴趣。也只有看了《无极》的人,才会理解短片中一些有意思的地方。”

  31岁的胡戈在大学毕业后陆续当过电台音乐支持人、原创音乐制作人、音乐录音师。现在从事的是音频技术方面的职业,问及他会不会因此失去对于创作的兴趣,胡戈的情绪听起来并不高涨:“我最近有点忙,等忙完了再说吧。创作《春运帝国》的时候,我都没时间吃饭。”

  ■陈凯歌公司:尚未起诉,但我们会追究胡戈责任

  记者昨日连线身在法国的陈红,但电话关机,随后,记者电话采访到陈凯歌的公司———21世纪盛凯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杨丹丹,她告诉记者,起诉胡戈的消息并不准确,目前公司只是给两家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挂在页面上的网站传去了律师函,认为他们侵犯了《无极》的版权和名誉权,但并未进入到起诉的程序。对于这两家网站的名称,杨丹丹表示不方便透露。记者询问她是否不起诉胡戈,杨丹丹说:“胡戈的责任肯定要追究,毕竟他是作者。”记者随后通过搜索,看到《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主要是在各个网站的论坛中被网民链接的,但也有许多网站将其挂到了页面上,记者询问杨丹丹,为何只意欲起诉两家网站,杨丹丹回答:“先这两家。”

  ■律师:个人认为胡戈并不侵权

  鉴于胡戈和《无极》片方的问题已经升级,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律师协会著作权法律事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乾坤律师事务所的王韵律师,他本人既看过《无极》,也看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于胡戈是否侵权这件事,他表达了一些个人意见。王韵律师表示,他个人认为,胡戈制作《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符合《著作权法》第22条的“庇护”的,即他对于《无极》镜头的复制、改编是为了个人的学习研究欣赏,而非商业目的。而网络上的传播特点便是有好的事物大家分享,因此造成了“馒头血案”的急速传播,胡戈本人并未因此盈利。因此,他认为胡戈创作“血案馒头”属于合理使用,不构成侵犯著作权。

  而对于是否侵犯名誉权,王韵律师表示,那要看当事人是否遭到了贬损、侮辱、谩骂,虽然短片中对于“满神”形象进行了重新演化,陈红头发向上竖直的造型成为了满神牌啫哩水的形象代言,但不至于达到贬损、侮辱、谩骂的程度,何况作为名人,应该具备相应的能力承受公众的适当评价,因此,王韵律师认为胡戈也没有侵犯名誉权。

  鉴于目前《无极》片方只是给两家网站发去了律师函,王韵表示,如果进入法律程序,这两家网站可能会抗辩胡戈是否侵权,如果没有侵权,那么还要看这两家网站是否把胡戈改编的作品进行了商业性目的的传播。如果构成商业性传播,这两家网站同时也侵犯了《无极》和胡戈的著作权,胡戈有权要求网站停止这种借“馒头血案”增加网站点击率的行为。而如果胡戈被认定是侵权,那么这两家网站在经过《无极》著作权人的警告后仍然不删除相关内容的,将与胡戈构成共同侵犯《无极》的著作权。而且,如果胡戈的作品被法院认定为侵犯了《无极》的著作权,那么在网站的论坛中网民也就不应当再传播和链接这个“馒头血案”的小作品。

  链接  《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简介

  《馒头》片长大约20分钟,它截取了大量《无极》中的画面,但通过重新组合和再次配音,以搞笑的方式对《无极》一片做了大量改动。某电视台《中国法制报道》也被剪辑利用,其主持人在片中“现身说法”。

   短片以新闻纪录片的报道方式讲述了一起环环相扣的杀人案的侦破过程。在《馒头》中,倾城、昆仑等《无极》中的人物被冠以“服装模特、城管队员”等身份,片中还不时出现《射雕英雄传》主题曲、《月亮惹的祸》及《灰姑娘》等作为背景音乐。另外,短片还穿插了荒诞广告,如“逃命牌运动鞋”、“满神牌啫哩水”。
    北京青年报
 


--  作者:hongyan
--  发布时间:2006/2/16 11:24:46

--  
无极片方不接受胡戈道歉 保留起诉权
2006/02/16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国家版权局回应"馒头事件"

    版权局:是否侵权需待司法机关判定

   近日,“馒头血案”作者胡戈通过各种渠道向《无极》片方道歉。《无极》出品方之一盛凯公司昨天明确表示,不接受胡戈的道歉。虽然片方尚未正式起诉胡戈,但会保留起诉的权利。

    盛凯公司相关负责人杨丹丹女士说,从她个人角度来讲,她不接受这种道歉。“我们要起诉他,不是因为他的恶搞和调侃,而是因为他对《无极》版权的侵犯。虽然胡戈的短片没有赢利,但他至少是有意传播了。虽然他表示自己是学习和自娱自乐,但是任何人都可以从他的短片里看出他的制作目的,并非是为了学习剪辑。”杨丹丹说,陈凯歌并不知道这件事的进展情况。对于是否起诉胡戈,《无极》的四家出品公司还要和律师商量,但目前保留起诉的权利。

    昨天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版权局版权司司长王自强对胡戈创作的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是否侵权发表了看法。他说,从著作权法律意义上讲,如果作品是用于介绍情况或者阐明一种观点,适当地或者少量地引用他人的作品,这是《著作权法》所允许的,也就是说,属于合理使用的范畴。但是,如果超出了介绍情况或者阐明一种观点这个前提,大量引用他人的作品,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就“馒头血案”这个个案来看,它是否超出了合理使用的范畴,应该由司法机关通过民事诉讼的方式来判定和解决。

    胡戈昨天表示,自己很认可版权司司长王自强的表态,认为很有道理。他说:“我到底有没有侵权,是不是属于合理使用,现在大家谁说了都不算,还是由司法机关来判定吧。”(记者曾家新 王晴)


   北青酷评:

    如果说胡戈是“馒头”的制造者,那包括你、我在内的很多网民,以及对《无极》失望的观众,可能都是“馒头”的拥护者和传播者。这样一想,我们是不是也像陈凯歌所说的“无耻”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有“连坐”之罪,那得有多少人跟胡戈绑在一起啊!
     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