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www.mhwh.com/dv7/index.asp) -- 文化交流 (http://www.mhwh.com/dv7/list.asp?boardid=1) ---- [zaobao]我是新加坡华人,有问题吗 (http://www.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1&id=766) |
-- 作者:南方客 -- 发布时间:2004/12/3 0:27:57 -- [zaobao]我是新加坡华人,有问题吗 我是新加坡华人,有问题吗? ● 吴俊刚 三天国会辩论之后,华文教改白皮书通过,是意料中事。众议员根据个人经验,说了许多故事,但基调不外支持教改。引起不少人注意的,反倒是一些“异调”,如伍碧虹(淡滨尼集选区)声称教育部强调母语教育的重要性可能导致我国成为一个分化的社会,影响国人对国家的认同感的论调。 把母语和国家认同混为一谈,这是一种严重的逻辑错误,也不符合事实。如果依据伍议员的逻辑,强调母语会导致社会分化,那么,最符合逻辑的做法,就是消灭所有的母语,包括华语、马来语和淡米尔语。这样一来,我们的社会就能团结无间,和谐至极了。这当然是很荒谬的。 事实上,有很多国家,国民意识高,却存在着多种语言,学校也很强调母语教学,瑞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今天的新加坡,也属此例。因此,概念上的厘清,在讨论语文的问题时,殊为重要。概念混淆,势必要引起民众思想的混乱。 所谓国家意识,简单的说,是一国公民对国家的效忠与认同。今天,我们被外国朋友问起是什么人的时候,都会自然冲口而出说:新加坡人。这就是一种国家意识的表现。 文化大熔炉越来越不真实 所谓新加坡人的意思是,我是新加坡的国民,我的国家是新加坡。这不等于说,我已经忘了我的肤色,我的种族、语言和文化。但是,骨子里,我知道,我是不同于其他国家的华人的。简单说,我是新加坡华人。 同样的,我们的马来同胞,印度同胞,语言、宗教不同,他们如今也会冲口而出说自己是新加坡人,或更确切的说,是新加坡马来人,新加坡印度人。语言、宗教、文化背景(根源)的差异,并不影响国民意识的形成。相反的,我还相信,这使我们的多元社会更加有活力,更有特色。作为一个民主、开放和包容的社会,我们尤其应该赏识这种多元性。 美国政治学者罗尔斯在1971年出版了他的名著《正义论》,其论述就是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即社会基本上是个有序、单元、基本道德信仰一致,甚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看法也一致的。这当然不符合一个现代民主社会的现实。 所谓文化大熔炉,在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冲击下,显得越来越不真实了。社会的多元性却显得越来越突出。在同一个社会里,宗教信仰、人生哲学、道德观念的分歧甚至可以是尖锐的,但这不等于说人们就因此无法形成共同的国家观念或意识。 于是,罗尔斯不得不在1980年代修正他的理论,提出了“重叠共识”的概念。我以为,多元种族、语言、文化和宗教的新加坡应该锲而不舍追求的,正是这样的重叠共识,而不是单元化的共识,因为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要说,我是新加坡人,我也是华人。因为我是新加坡人,所以我忠于新加坡。因为我是华人,所以我热爱华文华语。如此而已。
zaobao网 2004-12-02 ·作者是本地时事评论员
|
-- 作者:seastone89 -- 发布时间:2004/12/3 13:32:59 -- 不管是新加坡华人还是华裔新加坡人,怎么叫都行。 中国人很优秀呀,为什么不以华语为荣! Different nation has different perferance. It's culture, not politics. 教改的最终结果还不一定怎样呢。
|
-- 作者:guog -- 发布时间:2004/12/6 13:34:22 -- 莫使华文也成为无本之木 莫使华文也成为无“本”之木 ● 张春玉 关于华文教学的讨论,随着教育部报告书的提出,随着国会的讨论,在民间又一次沸沸扬扬地展开。参与讨论的民众各抒己见,有针对华文教学法提出改革意见的,也有针对教师素质提出建议的。其实,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如何真正地把我们的华文教学搞好。 大凡一个课程的学习,受教者若要学有所成,都与这几个因素密不可分。首先是拥有一套有系统而适当的教材,其次是一群敬业乐业经验丰富的教师,再次是要求受教者虚心好学,不怕吃苦。我们目前社会上的讨论,似乎多是把焦点对准了华文教师,有强调华文教师的负担沉重,无法集中精力教书备课的;有说他们教学法陈旧,不能吸引学生兴趣的;也有说年轻教师程度不够,无法胜任教学等等。其实,原因有三,何以只谈一点而不及其余呢? 在我们目前的华文教育中,编订一套或几套适合本地学生学习的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教材要有系统而适当。所谓有系统,即由浅入深,由点到面。从拼音、部首到字、词、句、段、篇;从组字成词、联词成句到语法修辞,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十年前,在我们的华文教学中有修改病句一项,但因为教学里从来不讲语法,不讲主谓宾定补状,所以才会有病句出现。学生也因为不懂语法,而不会改病句,不会便喊难,你喊我喊大家喊,政府爱民如子,改病句一项便取消了。项目取消,但问题还在,语法没学,作文中的病句依旧,长此以往,真的分不清孰是孰非了。 这只是一个例子,本人在中学教中三中四教了近十年,年年要纠正中一二学生小学程度的构字组词的错误。可见基础不扎实,学到后来只有越学越辛苦。我觉得基础是不能偷工减料的,不能因为语法枯燥就不学,也不能因为字难写就不要求学生写,这都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所以,教材要有系统,这很重要。 其次是适当,所谓适当就是符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要适合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古往今来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不朽名篇,是不是名家名篇都适合拿来当教材用,我看不尽然。朱自清的《背影》至少应放在中三中四课本里,像《我的空中楼阁》和《荷塘月色》起码要上初院才能理解和想像。此外,可以考虑加入三毛、刘墉、龙应台、余秋雨等当代作家的作品,本地作家胡月宝的小小说《我把贵妃卖给了日本人》也非常适合学生学习。总之,让课本的内容离孩子们的生活和感情近些,课本上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才能深入学生的骨髓,华文也才能真正“活”起来。 可是,凡教过几年书的人都知道,教材也好,教学法也罢,改革喊得再凶,我都会静等着看你的考试大纲。你的考试大纲怎么考,我的课就怎么教。课程是围着考试转的。这也正是为什么一篇有趣的课文,教师教来却味同嚼蜡。因为考试时只考字词,所以除了填字、构词、搭配、造句之外,学生对其他毫无兴趣可言,反正也不会考结构布局立意谋篇,听你分析文章做什么,浪费时间。殊不知没有课文分析的华文学习,自然就会带来对文章理解上的困难。 曾经有一年为中四毕业生出了一篇“理解问答”的考题,是选自余秋雨的《江南小镇》中的一部分。“理解问答”一共有六题,30分,其中有22分的内容是篇章中的原文,也就是说只要找对抄下来就可以得分,但考试结果是全年级只有30%的学生及格,也就是拿了15分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难道连抄都不知道从哪里抄起吗?原因很简单,虽然文章没有一个字不认识,但就是看不懂,无法理解。可见,只有尽快把考试纲要定下来,明确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进而编写出适当教材,教师才能因材施教,因教材而施教,也因学生而施教,这样才能把我们的华文教学搞好。
课本,是一课之本,是教师上课学生学习的依据。如果我们是真心想把华文教学搞出点名堂的话,那就拿出行动来,组织专家认真慎重地编一套像样的教材吧。别像中华文学课那样成为无“本”之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