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www.mhwh.com/dv7/index.asp)
--  文化交流  (http://www.mhwh.com/dv7/list.asp?boardid=1)
----  抗战胜利:“中华民族”概念的最终形成 历史性转折  (http://www.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1&id=2326)

--  作者:guog
--  发布时间:2005/8/17 15:38:45

--  抗战胜利:“中华民族”概念的最终形成 历史性转折
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到兴的历史性转折
2005年08月17日

“中华民族”概念的最终形成


            人民网记者 郑固固 专家 黄嘉树(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记者:今年8月15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日。海峡两岸的中国人用多种方式回顾和纪念这个非同寻常的日子。抗日战争胜利意义重大。中华民族也从中总结和提炼出许多惨痛的经验和教训。

  黄嘉树:中国是抗日时间最长的国家,从1937年算是8年,从1931年算是14年,从1895年算则整整50年。中华民族在近现代从一个“自在”的民族变成一个自觉、自强、自新的民族是在反抗外侮的斗争过程中逐步实现的,而抗日斗争又在中华民族反抗外侮的斗争中占有最重大的地位。

  1895年的失去台湾,刺激当时中国的先进分子产生“合群自强、保国保种”的意识,于是在梁启超、孙中山等先贤的话语中,渐渐出现了“中华民族”的概念,经由最初的强调满汉之辨和排满,到梁启超的主张“变法必自平满汉之界始”,再到孙中山的“五族共和———将汉族改为中华民族”,终于使“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我国56个民族所组成的生命共同体的代称。

  但是,这一概念真正深入人心还要到抗日战争胜利的时候才最后完成(有学者指出这是因为三点原因导致:1,大规模抗战使大多数中国人有了共同的历史命运与集体记忆;2,国共联合与全民族的统一战线使中华民族主义深入人心;3,战争造成的人员迁徙打破了原来的地域隔绝)。抗战的胜利和台湾的光复祖国,标志着中华民族经历了半个世纪的艰苦奋斗,终于完成了由衰到兴的历史性转折。

  而今,又过去了60年,两岸虽然在政治上没有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同胞同为中华民族的事实没有改变,两岸的中国人通过各自的艰苦努力,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业绩,都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日子,正如胡锦涛主席所说:“现在,两岸共同发展繁荣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两岸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也更有条件携手合作、共同发展。两岸同胞必须抓住机遇、团结一心,努力推动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繁荣昌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民族的伟大复兴。”

  中国弱则台湾丢,中国强则台湾归

  记者:近代中国羸弱,“割地赔款”成了列强肆意掠夺支解中国的客观写照。1895年的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从中国版图上割占了台湾,给中华民族留下至今难以平复的创伤。

  黄嘉树:在甲午战争之前,中国人的意识中占主流的还是传统的“天下观”,对现代民族国家所秉持的主权、领土观念了解并不清晰。割让台湾使中国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有了质的转变,自此以降,中国历届政府再也不曾也不敢向外国割让领土,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完整渐渐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溶化在血液中的神圣使命。

  在中华民族50年抗日的历史中,也曾经发生过伪满洲国、汪伪政府之类的闹剧,但其主事者很快就统统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与这些败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台湾,有简大狮、罗福星、莫那鲁道等成百上千的抗日英雄;在大陆,有杨靖宇、张自忠、左权等难以计数的抗日英雄,他们的英名共同彪炳中华民族的史册,永远为后人怀念和钦敬。1945年8月15日日本刚宣布战败,台湾同胞就自发地张灯结彩、燃放爆竹、舞狮舞龙,面向大陆跪拜祭祖,庆祝回归祖国。两岸同胞前仆后继50年抗日的历史告诉我们:台湾的命运同祖国的命运紧密联结,由于台湾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它往往成为外国欺侮中国的踏脚板,中国弱则台湾丢,中国强则台湾归。

  在60年后的今天,仍然有外国势力对台湾虎视眈眈,台湾内部也有人企图把台湾从中国版图分裂出去。但是,今天的中华民族已经不是当年那个“自在”的民族,而是一个有高度凝聚力的自觉、自强、自新的民族。在60年前,尚处于贫弱境地的中华民族能通过坚忍卓绝的抗日战争收回台湾失土,今天已经初步繁荣昌盛的中华民族决不容许一寸国土沦丧,决不可能坐视台湾“独立”。那些企图借外国军舰的保护让台湾脱离中国版图的人们应当吸取伪满洲国、汪伪政府的教训,谁胆敢挑战13亿中华儿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和意志,必将碰得头破血流。

  中国决不能分裂,中华民族决不能分裂

  记者:现在台湾某些人热衷于搞所谓“去中国化”,这虽然不一定直接导致两岸开战,但从长远角度看终究是对两岸和平的潜在威胁。因此,凡真正希望两岸关系能够稳定发展的人,必须反对和抵制“去中国化”。

  黄嘉树:当务之急是要在台湾建立“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共识,反对把“台湾意识”与“中国意识”对立起来,反对把“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对立起来,反对把“台湾人”与“中国人”对立起来。

  对于“去中国化”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当年台湾同胞抵制日本搞“皇民化”的史实告诉我们,台湾同胞的中国心、中国情是难以动摇的,台湾人当然是中国人,这本来不是问题,至今台湾的多数人对此也不持异议。另一方面,由于“中华民族”的概念成为我国56个民族所组成的生命共同体的代称,是在甲午战后才逐步落实的,而从甲午至今100多年的时间内,台湾走了一条与大陆不一样的发展道路,台湾同胞有一些不同于大陆的历史情怀和集体记忆,许多台湾本省人尽管从血缘地缘、文化习俗、历史传承等多方面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但对“中华民族命运与共”的观念架构仍觉陌生,缺乏认同这一点的个人经验;而1949年以后的两岸对峙,使台湾同胞更难体会到“中华民族是个命运共同体”;这就为有些人搞“去中国化”提供了方便,以致现在的台湾有30%左右的人只承认自己是台湾人而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这也是不容讳认的事实。

  针对这种情况,胡总书记在会见新党郁慕明主席率领的“民族之旅”访问团时指出:“必须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持中国决不能分裂,中华民族决不能分裂,在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在我的记忆中,这是首次提出“中华民族决不能分裂”的问题,显示了对“去中国化”的高度警惕和对台湾民意的高度重视。

  这两个“决不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的部分自不待言,区别的部分则在于:要制止“中国的分裂”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在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但防范“民族的分裂”则必须解决人心认同的问题,这不是靠武力能处理的。所以在政策选择上,对前者是“硬的更硬”,对后者则是“软的更软”。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2005年0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