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闽海-台海论坛  (http://www.mhwh.com/dv7/index.asp)
--  文化交流  (http://www.mhwh.com/dv7/list.asp?boardid=1)
----  胡锦涛不了解台湾人的“特殊心态”  (http://www.mhwh.com/dv7/dispbbs.asp?boardid=1&id=1393)

--  作者:南方客
--  发布时间:2005/5/21 15:34:39

--  胡锦涛不了解台湾人的“特殊心态”
评/从胡第四点努力起:特殊心态/失自尊自信失根感求出头续反悔

胡锦涛不了解台湾人的“特殊心态” 
2005-05-21

● 石之瑜 (台北)

  且慢陶醉在两岸和谐气氛中,先回想胡锦涛接见连战时提的第四点意见,亦即要认识台湾人民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心态,以及因此对大陆产生的隔阂与误解。

  这第四点说明两岸问题乃是长远、曲折、艰难的,如果昧于短暂良好感觉而过于乐观,不但无助化解,反而还会引发更多误会。

  
渴求出头的特殊心态

  台湾人民受日本殖民与美苏冷战近百年影响,失根的感觉深,因此对中国人的身份同时存有相互逆反的两种心理:一方面生活在固有文化下,另一方面却又对固有文化排斥。

  诚然,台湾的固有文化历日本殖民而未衰,俟国民党来台实施教化,以致始终不辍于人心。不过,日本殖民统治种下对中华文化排斥轻视的根源在先,美国保护伞又输入一种现代化包装在后,两者都对台湾知识界充满诱惑,弥补因为遭殖民而失去自尊,内战败北而失去自信,与依附美国而失去自重的失根感。

  正因为迷失在日、美相继泊来的反华意识中,知识界不断临摹帝国的语气,遮掩台湾进化不完全的尴尬,然后才敢现身出头,争取认可。这时,大陆成了最方便的投射对象,批评大陆政经发展落后,并背弃中华文化,是让台湾在祖先、殖民母国与帝国面前依次现身的手段,好像赢过大陆就觉得台湾够中国、够先进、够现代。

  其实,碰到日本时,却常因回归中国而自觉低微落伍;碰到美国时,因传承固有文化而自觉现代化不足;碰到中国时,因依美附日而自觉背叛民族。在美日那两双帝国之眼凝视自己时,或以固有文化角度自我凝视时,经常手足无措,时而抗拒,时而满足,不断地为表现成特定身份,而轮流摧毁自己的其他身份,厥为自残。
 
不断反悔的政治性格
 
  这样环境下的政治人物内在空虚,为求现身出头而随波逐流。每次摧毁某个身份,下回再需要实践这个身份时,必须更激烈表态,则自残愈严重。与其说疾言厉色是对付政敌,不如说是痛恨政敌揭穿心中隐藏的另种自己。一旦环境转变,又必须转换身份,与敌为友,与友为敌,造就出强烈的“反悔性格”。

  政治人物总是对前此激烈的言行有所反悔,对百般承诺的政策拒绝履行,对痛哭流涕信守的原则弃如敝屣,毕竟他们不像一般国家政客只是抛弃政策,而更是抛弃身份。

  80年代后,大陆经济起飞,文化复兴,把大陆当敌人就足以荣耀自己的日子不再,知识界必须不断扭曲大陆,才能勉强在帝国之前保持身段,于是如何描述中国,变成台湾政坛斗争焦点。

  连战的和平之旅把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记忆唤醒,把大陆经济起飞的现实揭露,尖锐地否决以日本殖民眼光为基础的台独意识。但早期国民党以固有文化代表自居统治近五十年,企图铲除日本殖民遗续未果,当前和解潮流又何以为?

  包括连战与其身旁如江丙坤、蒋孝严、苏起与张荣恭等同志,谁不曾配合李登辉?他们推销两个中国,鼓吹以战止战,勇于背书两国论,今戴罪立功,不啻是对自己过去言行二度反悔──真心信服中国统一在先,拥护李登辉台独建国在后。

  而李登辉本人,几乎就是一个不断反悔的范例,他背弃共产党、国民党、李光耀与宋楚瑜在内的许多人。

  至于宋楚瑜与陈水扁,同样令人目不暇给。这并非欺骗,因为他们每一场景都情感投入,认真演出。有人变化频率慢,有人快;有人每次反悔都很痛苦,有人则家常便饭,但个个经历反悔不已的生涯。

陈水扁会持续反复

  几乎可断定,即使台湾各党派主流今天都追求两岸和解,但他们大概不会一以贯之,迟早会反悔,只是时间快慢与强度问题。

  而民进党与陈水扁的历史就是属于反悔频率高,且如家常便饭的那一型,因为他们对固有文化的认识来自灌输,对美国现代价值的欣赏仅及皮毛,对殖民文化的体会流于间接,所以比国民党更空虚,更靠表演,更需要投射对象。

  战争固然对他们是威胁,因为他们没有面对母国作战的意志。可是,和解更是一种威胁,因为在和平状态下,他们缺乏明确对象来投射内在不堪的自我意识,甚至会在岛内找寻代罪羔羊。

  胡锦涛注意到台湾人民有特殊心态,然而媒体对连宋登陆报道乐观,好像陈水扁迟早要就范,台独势力终将被历史淹没,看不到对特殊心态的体会,遑论追本溯源或化解疏导。

  陈水扁也许一时真会就范,但之后也会反悔。如果坐待和解发生,随想统一将至,到时看到追随陈水扁反反复复的台湾人民,沮丧之余,是否就此诉诸武力?

  亡羊补牢,未为晚矣,必须从胡锦涛的第四点努力起。

  ·作者是台湾大学政治系教授
    联合早报 2005-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