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谁在异化电影批评?
2004年11月13日

   《十面埋伏》上映后,中国突然涌现出一大批影评人,大量的一边倒的批评文字出现在各种公开的媒体上。一时之间,对这部电影的批评,莫名其妙地成为一项时髦的消遣,对这部电影嗤之以鼻的表态,不可思议地变成某种艺术品味的标榜。

  近十年来,很难回忆起有哪部中国电影能令这么多人如此群情亢奋,也从来没有一部电影遭到过如此强烈的口诛笔伐!那么《十面埋伏》是否真是一部差到一无是处,烂到激起公愤的影片呢?我们认真地观摩,反复地思考。平心而论,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十面埋伏》远不像许多评论指斥的那么糟。

  反过来,当你仔细阅读了那些貌似电影批评的文字后,就一定会感慨地发现,其中羼杂着太多阴暗逼仄的心理、与人不善的态度、张冠李戴的方法、哗众取宠的结论以及自以为是的嘲讽,面对这些可能被称作“攻击”更为恰当的史无前例的“影评”,我们无权保持沉默——我们不能不大声提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十面埋伏》会遭受如此不公的非议?究竟谁在异化我们的电影批评和舆论环境!

  宣传炒作的利弊得失

  市场经济发展至今,在不少人的心灵深处,仍然不完全认同电影是一种亟需走入市场的商品这一观念,他们仍隐隐地认为电影就是艺术,因而像《十面埋伏》这样对一部电影进行如此商业化的宣传炒作,甚至还搞了那么一个类似于演唱会的首映礼,他们有一种天生的反感。他们从内心里不希望看到电影与金钱功利走得那么近,更不希望电影人把电影当成一种大赚钞票的手段。可惜他们理想中的电影体制已经被时代否定,大部分中国电影如再不快速转型为巨大资金链上的一种可能赚钱的商品,前途无疑惨淡。

  要让观众买票进影院,就不能不对电影进行宣传炒作,而且往往宣传策略的优劣和投入资金的多少会对票房产生较大影响,这从一方面反映出电影消费市场的不够成熟,另一方面也驱使片商对电影的宣传炒作日益重视。

  张艺谋一直强调《十面埋伏》是商业片,而商业片就要用商业片的运作模式来运作。我们国家很少有如此大规模的电影经济行为的先例,一方面是因为没那意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没那钱。于是,有的人骂炒作,是出于认识上的分歧;有的人骂炒作,则是出于吃不到葡萄的心理。

  还有的批评则认为虽然宣传炒作无可厚非,但炒作有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你要出卖的东西得是精品,先得货真之后的炒作才能算价实”。

  这话混淆了两个概念,就是“货真”和“精品”。如果《十面埋伏》宣传说金城武是主演,结果观众进影院一看,他不过是只有一两个镜头的友情客串,那是欺骗!是假货!但如果说必须是所谓“精品”,商家才可以做宣传做广告,那么弄堂口卖大饼的一声吆喝,岂不也应受到批判?从来没有一种营销理论将产品的质量看作宣传的前提,因为从来没有一种产品找不到缺陷,宣传的功能之一就是扬长避短。

  问题还在于,观众其实并不像许多业内人士想象得那么弱智。当初《英雄》的宣传炒作不也被某些评论痛斥为将观众骗进电影院的把戏么?如果观众真觉得自己上了张艺谋的当,那么为什么会兴冲冲地再次来上《十面埋伏》的当呢?所谓的“受骗上当”说,看来又只能是一些人的主观想象。

  张艺谋曾经精英难言商

  《时代商报》说,作为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张艺谋拍出的电影应该能传达一种精神,给其他的电影人指明前进的方向,但是《十面埋伏》毫无新意。

  这说法对张艺谋而言,显然极不公平。他凭什么扮演中国电影的救世主?他凭什么承担旁人无端责成的重大使命?他凭什么活在你我的想象和期待之中?他曾经拍过《红高粱》、《活着》、《大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他是中国少数既能兼顾精英文化需求,又被大众认同的电影导演,然而他的每一次转型都无一例外地承担了太多的骂名。一如这次,他非凡的色彩感觉和画面想像力在《十面埋伏》中的上乘表现,令西方人欣赏和珍视的同时,却在国内被骂得一钱不值。

  张艺谋在许多人的眼里被定格成一个毕生为电影艺术而奉献的大师和偶像,然而他本人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并不那么“一根筋”,他的一次次转型,使他的观众有点跟不上趟,一个那么讲艺术的导演,怎么一下子走得这么商业?而由于艺术在人们心目中向来占有崇高地位,所以电影人一旦作出商业化选择,很容易被视作向金钱妥协,他的作品当然也就跟着堕落。

  难怪有一位网友这样发问:为什么所有批评几乎都建立在一个超高要求的平台上,好像张艺谋的每一部影片,都必须是艺术精品、思想宝库?

  其实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时代商报》对张艺谋的批评,反过来理解倒很正确,张艺谋现在走的这条路,恰恰是“给其他的电影人指出前进的方向”!中国导演总体而言不是太商业,而是太不商业。中国要是每年能有十部《十面埋伏》这样赚钱的影片垫底,愿意投资拍国产片的人还愁少么?到时候好莱坞的威胁恐怕也要小得多。

  关于笑场

  许多批评都提到了笑场,好像这是影片拍得不好

【浏览770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