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13日   《篆书横幅》局部  简介 弘一法师(1880—1942),天津人。俗姓李,名广侯,字叔同、息霜,号漱筒、演音等,别署甚多。留学日本时加入同盟会。民国时期,执教于浙江两级师范学校(后改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授音乐、美术。他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艺术全才,在书画、诗文、戏剧、音乐、艺术、金石、教育各个领域都有极深的造诣。1918年入杭州虎跑寺出家,从此精修佛教律宗,又成为佛门一代高僧。出版有《弘一法师遗墨》、《南山律宗传承史》等。 评论 弘一法师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高僧,每每见到他的笔迹,总是肃然起敬,简简单单几个字摆在那里,竟然幻化出崇高的境界——肃穆、壮严、高洁……一点一划不动声色,点画之间没有刻意而为的技巧,真诚得没有半点虚假。一张洁白的素纸上,映照出一颗慈悲的心。然而法师的字,又不是可以直接拿来临习的,你只可细细品味,即受用无穷了。 ——浦志海 弘一法师的书法很容易让我想起八大山人的字,他们在字的线条上都有一种相似的处理方法:表面光洁、平滑、圆润,无明显顿挫,类似于玉筋篆的线条;而且在意境上也有很相似的地方,就是冷逸;艺术手法上都是用减法;身份上也差不多,后来都袈裟披身。然而他们又是很不相同的:就说书法,八大山人是写字,而弘一法师多少有些作字的味道,自不自然就是二者的最大区别。 ——傅志伟         来源/人民网
      2004-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