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从语言的说法变化看社会生态
2004-11-11
 
  有一则年代不很久远的成语,叫“欧风美雨”,意为欧洲和美国的风情,大约是中国有了欧美留学生之后,才产生了这新词。近几年,我又发现了一个新词“美语”,最先是在一些媒体看到的,如一则广告的题目即为“美语:地道口语教你说”。

  那条广告的大意,是教中国人说地道的美国话,以便他们“畅行美国”。就是说,这里的“美语”,是一种独立语言了。可是在我浅薄的印象里,似乎美国大多数人说的是英语,其官方语言也为英语;英语还是联合国大会五种“正式语文和工作语文”之一。怎么又出了一种“美语”呢?令人百思不解。实则这“不解”,乃是鄙人的孤陋寡闻。如今之摩登盛世,其最摩登者,便会迅速反映到语言上。比如“美语”吧,何止媒体大肆贩卖,连一些堂堂教科书,也与时俱进而“美语”化了呢!

  不过这时髦泛滥开来,也麻烦。美国黑人英语不但不同于英国人说的英语,也与美国白种人有别,它粗线条、随意、跳跃、洒脱、富有冲击力,但你能说它是“黑语”吗?而英语之邦多多,既然有“美语”,新西兰人说的英语,是不是该叫“新语”?澳大利亚人说的英语,就是“澳语”了吗?类推,奥地利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说德语,那不叫德语,叫“奥语”。这个逻辑,颇有怪异味道吧?

  “台独”分子也很会利用时髦,他们把台胞说的汉语闽南方言,叫什么“台语”,仿佛真有那么一种独立语言似的,令人笑掉大牙。

  语言乃人类特有之符号系统,一般不同民族产生不同的语言。同一语言又分“通语”(即当时通行的语言,比如汉语普通话)、“某地语”(即当时某个地方的方言)、“某地某地之间语”(即通行区域比通语小比某地语大的方言)、“转语”(即同一语言由于时间地域不同而发生的语音、词汇、句式等变化的语言现象)。这是语言学上的常识。你凭什么把人家美国人说的英语叫“美语”?它顶多算英语的一个“某地语”或“某地某地之间语”而已。

  某地语比之于通语,具有某些特殊词汇、成分或结构,这完全由地域、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别所造成,但它不是另一种语言。尽管不同阶层和地域的人,凭着爱好、偏见、情趣、习惯,竭力把自己特有的语言因素掺进公共用语里去,但是正如语言学家陈原先生所说:“语言是一种工具,它只可以改造或改进,却不可以‘爆发’革命,因为社会经济形态或其他因素而‘变’成另一种语言。”如今,博士生导师等被称为“老板”,古板之徒觉得骇人听闻,而在众多下级和学子来说,却是家常便饭。出卖肉体之人,也被有识之士善意地、委婉地叫做“小姐”或“性工作者”了;但这是世态人心的变化所致,而不是汉语变成了另一种奇怪语言的缘故。特别短的裙子不叫“超短裙”,美其名曰“迷你裙”,流行于香港而泛滥于大陆的这个词组,你说反映了一种什么情趣?但是“迷你裙”渗透到汉语里,汉语也变不成“港语”,它只是社会生态和语言变迁的一个写照。

  日不落帝国昔日威风不再,全球头号强国在北美崛起,通吃世界,“欧风”刮过,只下“美雨”,因之英语不叫“英语”叫“美语”了———这是不是山姆大叔大耍花招,通过咱们的英语专家而贩卖他们的“老子天下第一”意识?可是我似乎没听说有美国佬把他们的语言称为“美语”的。这原来是咱们的语言学者设身处地的天才创造,佩服!

    来源/《人民日报》 

    文/王乾荣

    2004-11-11

【浏览532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