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沈园 --- 古琴声缓缓飘来,宛如幽幽长叹(图)
2004年11月09日       一到绍兴,心就去了沈园。但同行者多已去过,并说发那园子没什么可看的。我就只好一人前往了。其实我心中有数:沈园岂仅供看?沈园更是供人吟诵的。            很早就看过讲沈园故事的《钗头凤》电影。只记得黑白画面上,一男一女先后哀恸欲绝地提笔往墙上龙飞凤舞般写啊写,把整个电影院的人都写哭了。那时,我还没弄懂什么叫做“钗头凤”,竟也在出影院时心上的酸抹不去。后来渐渐知道多了,就想去沈园亲眼看看,去领略一下。那是缠绵悱恻了800多年的爱情故事和那两首千古绝唱的宋词的诞生地啊。沈园不仅仅是沈园。            从鲁迅路下了车,过一座叫放翁桥的普通石桥就是沈园了。园子淹没在一片民宅里,安祥静谧,不肆张扬。从“沈氏园”三个字下的方门跨进,就有宫墙石阶,假山断石,草屋木栏,渐渐地,就感觉到了古色古香,人就与尘世隔绝了,就像回到南宋那个时代了。            园子拓展过,现有陆游纪念馆、连理园、情侣园三大部分,大都不是当年陆游见过的那些。我略打听一下,就朝西区的故园走,那里才有故事。走上一座小桥,也弄不清是否就是八百年前陆游和唐婉邂逅在旁的映波桥。四下一望,是湖,是亭,有残荷、芭蕉、修竹、梧桐和垂柳,还有石头小径、嶙峋山石缝隙里的杂草和野藤,都是江南普通公园必有的景物,宋年代大概也是如此吧?漫步间,微微秋风似乎已经轻轻吟起了沈园曾经的刻骨痛楚。            记不清是在孤鹤轩还是半壁亭,或者在冷翠亭、闲云亭……恍惚间,似觉有一对男女相对无言,是悲切的场景。那位活在陆游诗词里的女子,面对一池绿水,面对仍旧深爱着的男子,再也无法挪步了。我极力沉住气,寻找并猜测哪是唐琬邂逅前夫陆游,并遣人送酒致意的地方;想像着那里便是陆游因见到魂牵梦萦的前妻憔悴的容颜,而无限感伤之处了。一对男女的幽怨和不甘就是在这里达到顶峰的!            接着,我驻足在用出土的断砖砌成的诗壁前。是的,这里写着被人们诵读了八百年,一直脍炙人口,成为绝唱的两支《钗头凤》。诗壁不高,正适合两眼平视。不过,我看得出,两词书法显然是后人的摹仿: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陆游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妆欢。       瞒!瞒!瞒!       ——唐琬            从前也曾反复诵读过,现在再读,似乎又读到了两人的新作。我走近诗壁,伸出手指,顺着字痕,一笔一画比划,渐渐地,觉得手指都沾上了两位年青人的滴滴泪花。            有本书叫《朗诵法》,书中把一个“诵”字分成四类,其中就有“吟”的一类,作者在书中解释道:“吟,呻也,哦也,宜用于读绝诗、律诗、词曲及其他短篇抒情散文。”我一字一字地呻,一字一字地哦。在我面前,不仅是词曲,也是抒情散文啊。吟诵中,渐渐沉入了陆游那苦苦追怀遗恨、哀痛欲绝的怅惘之中,沉入了唐琬凄凉失意、绵长悱恻的追忆之中。整园子都像弥漫了淡淡的哀愁。心想,他俩在奋笔疾书的时候,上苍也是动了容的。            我在壁前伫足良久不想想移动。不知不觉有古琴声缓缓飘来,宛如幽幽长叹。细细品味,宁静而恬淡,美丽而忧伤。循声回首,原来琴声来自身后不远处的廊榭,那是园子里工作人员的杰作。这声音伴着我的吟诵,不经意间,古今人世间的情爱全都升华了。渐渐地,这流淌在身边的隐隐哀怨,这整个的沈园,也都变得特别耐人享受了。        来源/zjsbs@sohu.com 
    文/沈老头        2004-11-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