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09日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9日电(记者 阿斯钢)内蒙古自治区档案部门近日首次从蒙古国成功征集了包括自治区成立10周年庆祝活动电影胶片在内的820多件珍贵档案资料。      自治区档案局副局长朝克说,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与蒙古国的档案文化交流开始于1989年。在过去15年内,中蒙两国档案工作人员,通过密切来往建立了友好关系。朝克说,此次,内蒙古自治区从蒙古国成功征集档案,预示着中蒙两国档案文化交流前景更好。      由于蒙古国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在历史、地域、民族等诸多方面的渊源深久,大量珍贵的历史档案成为后人研究历史、民族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此次征集到的档案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内蒙古大盛魁商号的商品册、经济纠纷、收据、债务处理等企业档案196件。      大盛魁是中国最早成立的股份制商号之一。由于创业之初总部设在清朝军事政治中心——乌里雅斯太,大量的原始档案便留存在今日的蒙古国。      档案中还有原蒙古人民共和国党务学校中内蒙古学员的名册,国民党将领冯玉祥的人物档案,清政府在外蒙古设置驻外蒙古大臣的奏折、官吏供品制度以及蒙古族传统音乐唱片等,涵盖斯拉夫蒙古文、蒙古文、汉文、日本文、俄罗斯文等5种文字。      存于蒙古国的与中国有关的档案具有内容丰富、保存完好等特点。它们不仅填补了内蒙古自治区在清代、民国和北洋政府时期的企业、历史和人物档案空白,也从光盘、录音、录像等形式上丰富了当地档案馆内容。朝克说,随着中蒙两国档案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内蒙古自治区有望从蒙古国征集到更多珍贵档案资料。蒙古国档案部门也向内蒙古有关部门表达了不断加强交流的愿望。   新华网2004年11月0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