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读经”要讲“机会成本”
2004年11月08日
 
  想不到21世纪的中国,又煞有介事地掀起了一场“读经”的大讨论。我估摸“尊孔读经”思潮的死灰复燃,大体借了三股“东风”。一是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上升,民族主义情绪的炽烈,一些人的“民族自豪感”膨胀,使以中国文化为本位的欲望和呼声日渐强烈;二是与上世纪80年代掘墓鞭尸的文化批判殊途同归,即避实就虚将制度层面的问题归结为文化的作用,义正言辞的同时又确保“政治正确”;三是学界一些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告别革命”及标榜文化保守主义的时髦理论,为“尊孔读经”提供了“思想资源”。而在我看来,这不过是某些文人不甘寂莫在那里制造的学术泡沫。

    说到今日的“读经”,必须回答以下问题:何为“经”,怎么读,何人读,何时读,为什么读?何为“经”?按传统的定义,是指“四书五经”、“十三经”,即专指儒家经典。广义的“经”,指中国文化经典,包括《道德经》、《南华经》(《庄子》)、《山海经》等诸子百家的东西。我们今天应当读的“经”应当指后者。但看曲阜的祭孔大典,又似乎仍专重儒家经典。
    怎么读?这个问题有两层含义。一是精读还是涉猎?若说涉猎,则早已有之。《诗经》里的《硕鼠》等篇章、《论语》里的一些语录和片段,不是早就编入中小学课本了吗?若是像科举时代那样全心全意地读经,今天的人哪有那份精力、毅力和动力?怎么读另一层含义是以怎样的态度去读。科举时代是以顶礼膜拜的态度对待经典,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以朱熹的是非为是非。而今我们标榜“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是,既沿用“经”的称谓,又奉以复古祭礼大典,那份恭敬已跃然而出。这恐怕不是一种现代人应有的独立精神和批判立场。

    何人读?按照某些人提倡(已有付诸实行的)的搞法,是从小学就读经。他们生在高科技和电子时代,怎能不学习“生光化电”、不学习域外历史文化?读经练“童子功”当然好,但学自然科学、世界文化就不需要“童子功”吗?我们不能、也不可能回到与世隔绝的科举时代,顶多也就像培养体音美人材那样,挑选极少数孩子,比别的同龄人用多一点的时间学习中国古籍吧。可是,体音美是专业技术人才,比人文学科对社会经验的要求低得多呀。所以,“何人读”与“何时读”的最佳答案是:中小学生及大学本科生不妨比现在多读一点中国经典,但量也不宜太大,不求有专深的水平;等到大学本科毕业,有兴趣专门从事中国古代经典研究的,再去从事这个专业。

    不论是“何人读”,还是“何时读”,都与“为什么读”这个“终极”问题相关。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但一要生存二要发展,要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光宗耀祖”,不然就是中华民族的不肖子孙,是对列祖列宗包括中华文化经典的大不敬。中国的经典当然有精华有好东西,比如孔夫子的“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墨子的“非攻”和儒家的“近者悦,远者来”、“自胜者强”(即修明内政,使人家心悦诚服地归附,而不是恃力征服,也不是回避身边矛盾却骂外邦人泄忿),以及道家的“天人合一”观念,都是极有价值的思想资源。但总的来说,中国诸子百家的经典,不是明哲保身的就是为掌权者出谋划策的。孔夫子并不讳言他的道德哲学就是政治哲学,一切都是为了维护“三纲五常”的专制、等级秩序,“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即他讲家庭伦理也是为当权者做稳主子服务的。科学、民主、法治、人权、自由、平等,这些具有人类普世价值的思想观念,只有在西方文明中才成为一个体系。皓首穷经的古代士子多矣,他们在接触西方文明之前,连没有皇帝的世界都不敢梦见,读那么多经有什么用!反过来,先学好了先进文化,用新的眼光来读中国经典,才有可能知道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才能进行化腐朽为神奇的文化转换,才有可能实现中华文明的“浴火重生”。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人生有涯而学海无边。读书人一定要有“机会成本”的概念,重视生命的“投入产出率”的高低。你花时间读经肯定会有收获,开卷有益嘛,但是,花费同样的时间,你若去读高价值的文化经典,你的收获就会大十倍、百倍。我坚信,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一般人花太多时间读经是大大地不合算的蠢事。

    来源/《江南时报》 (2004年11月08日 第三版)

    2004-11-08


【浏览414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