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留学生活苦乐记:没有蠢问题只有蠢答案
2004年11月05日
 
 
  在我看来,中国留学生在国内接受的是扎实的基础教育,再加上国人特有的刻苦认真的品质,在各个学科的学习都应该是最棒的。但在毕业典礼上,却没有看到一个中国学生获得最佳成绩奖,就连惟一的一个最佳国外学生学习奖也没中国学生的分儿。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

    我先后与几个综合学习成绩(GPA)均在3.7分以上的中国学生探讨此话题。获得国际管理硕士学位的金秉说,美国的教育采取的是“宽进严出”政策 ,在大学尤其是名校读书是非常辛苦的,要想获得好成绩更是难上加难。就拿读硕士学位来说,要适应美国全新的教学方式和考试制度,就要查阅大量的课外读物和资料,单单要应付至少一周一个论文的任务,就够熬上几个通宵的。此外还要进行小组讨论、课外实习和大大小小的校外活动,惟有苦读才能过关。金秉的3.7分是在牺牲了大量的业余时间、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的情况下获得的,要想偷懒是万万行不通的。 

  读国际经济硕士学位的叶敏说,国内外教育体系的不同也是造成国内学生成绩上不去的原因之一。她在国内学的是经济贸易专业,老师传授的大多是20年前的知识,来到美国后才感到国内学的很多知识已用不上了。

  “世界上没有愚蠢的问题,只有愚蠢的答案”,这是在美国大学里流传较广的一个格言,意在鼓励学生要有创新精神,善于提问题。而在这一点上中国学生就不太适应,他们较看重面子,“要是问题问得没水平招来取笑,还不如听别人的”。 

  当然语言不过关也使得他们羞于开口。小组讨论也是学习中很重要的环节,许多中国学生都反映,要组织一次讨论十分困难,不是没场地就是人到不齐,往往是上一个问题还没细究又该准备下一次讨论会了。而外国学生就很灵活,他们可以席地而坐,也可以在咖啡厅完成,两个人就可以结对讨论,相比起来中国学生显得过于注重形式。当然,外国学生在写作上也较美国学生要困难些,文科学生比数理学生更难获得高分。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文/彭晓媛

   2004-11-05

【浏览673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