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05日 中新社:有海水的地方,就有中国人;华人所到之处,就将中华文化播洒。在以粤语为母语的海外华人中,粤剧是联系情感的纽带。在他们自娱的同时,也将粤剧文化在海外传承播洒。  正在举行的第四届羊城国际粤剧节,就有来自港、澳地区的社团以及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八个国家的三十多个华人社区社团参加,仅香港社团就超过二十个。这些社团不仅带来了参赛作品,还观摩、相互切磋,为将粤剧新风格带到海外。 广州是粤剧繁荣、发展的重要基地。为了增进海内外粤剧界的艺术交流,该市在一九九0年、一九九六年和二000年成功举办了三届羊城国际粤剧节。本届粤剧节于十一月一日开幕,为期五天,将上演三十六台精彩的剧目,规模远远超过了前几届。 是次不少与会的华人社团负责人表示,粤剧目前在东南亚、北美、欧洲和澳洲的华人华侨中广为流传,成为世界上以粤语为母语的人们的情感纽带,成为人们传递炎黄子孙爱国情感的文化载体。  连日来,澳门群声曲艺会、澳门凤声粤剧曲艺促进会、新加坡丹戎巴葛民众俱乐部粤剧团、香港演艺学院等团体纷纷演出。 据新加坡丹戎巴葛民众俱乐部粤剧团有关负责人介绍,一九九三年,俱乐部开办粤曲卡拉OK班,聘请新加坡著名文武生卢眉桦为授课老师,目前该俱乐部开设有粤曲基本歌唱班、粤剧身段训练班及粤剧化妆班。  新加坡敦煌剧坊自一九八一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推广华族地方戏曲、舞蹈、音乐,尤其以粤剧、粤乐及粤曲为主。一九九八年该剧坊在牛车水开办新加坡首间地方戏曲茶馆,让粤剧曲艺爱好者练唱粤曲,还为学生与外地游客举行粤剧讲座、示范及演出。二00一年,以华语演出长剧《白蛇新传》,开辟以华语演唱华族地方戏曲之新领域。 近两年,该剧坊还编写、排练了英语粤剧《清宫遗恨》、马来语粤剧《拾玉镯》等。是次在羊城粤剧节上,英语粤剧《清宫遗恨》带来了全新的感受。这都是华人为在海外传承粤剧所做的尝试与努力。    来源/中新社     记者/陈国华     2004-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