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05日 昨夜,喜爱中国文化的德国观众一饱眼福。当地时间11月2日20时左右,在法兰克福艺术餐厅,北京的书法家和摄影家们与当地观众进行了互动式交流;在该市加露诗剧场,精彩的民族歌舞、器乐、京剧演出,赢得热烈的掌声和会心的微笑。  “玫瑰女士”  与书法家共写一字  “多彩北京的问候”代表团团长、书法家吕浩材先生首先挥毫写下草书“龙”字,随后田伯平、虞晓勇、刘楣洪三位书法家各写“腾、虎、跃”三字,象征中国人昂扬的风貌。  德国观众很好奇书法艺术,不断提问。为了加深感性体认,书法家请观众来书写,法兰克福玫瑰博物馆馆长萨宾娜女士在吕浩材的指导下,一起完成了“勤”字的书写。随后,摄影家李英杰也向观众介绍了作品。  许多德国观众以索要书法家作品为荣,有的人甚至要求书法家写下“龙”字相赠。  《三岔口》  成了“谋杀”的喜剧  与此同时,加露诗剧场上演了许多中国节目。比如五音联弹《浏阳河》,藏族舞、维吾尔族舞、彝族舞;回族小伙李晓峰高歌《乌苏里船歌》;维吾尔族小伙阿里木江表演《达阪城的姑娘》,弹奏热瓦甫;蒙古族小伙布仁特古斯持马头琴,表演《万马奔腾》。  当京剧《三岔口》的表演者林庆、王文增、李春梅亮相舞台时,“摸黑”的打斗、“哑剧”式动作,让德国观众发出了会意的笑声。  德国观众喜爱中国艺术  记者现场采访了部分德国观众,这些观众均表示了对中国文化的浓厚兴趣。  当地表演艺术家威尔弗雷德·菲比格认为:“《三岔口》表现了在黑暗中一个人要谋杀另一个人。两个人由于看不清对方而制造了不少笑料,紧张的气氛、喜剧因素使这个节目很好看。除了这个剧,舞蹈也很精彩,《乌苏里船歌》表现了宏阔的意境,我很喜欢。”  德国时间11月3日晚,“多彩北京的问候”演出组还将到法兰克福北部的卡塞尔市进行演出。      来源/北京娱乐信报       作者/王瑞璞 齐彦戈 骆爽     2004-11-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