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05日 《笑傲江湖》成中学推荐书目 --- 金庸小说精神是破坏性的    金庸的《笑傲江湖》现身即将出台的上海市《中学生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征求意见稿)》中,这引起了争论。我觉得,厘清两个问题非常重要:其一是青少年为什么要阅读?其二是阅读什么样的书才有助于实现这个目的?  阅读的目的和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培养“人”—有着健全人格和美好心灵的人,所有的天赋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的人,有能力创造和享受幸福生活的人。单靠课堂教育是不够的,爱因斯坦曾说:“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因此,青少年需要阅读。  什么样的书才有助于陶冶出这样的人?是那些体现了人类基本价值观,如理性、自由、公正等理念的作品。这类作品能够带领世界观尚未定型的青少年,从自己的善良本性和良知出发,飞升到一个宽广美好的境界;使他们的心灵丰富,摆脱愚昧和仇恨;使他们理解博爱的意义、体验博爱的愉悦;使他们理性地对待自己、公正地对待他人;使他们保持童真,使因单纯而拥有的快乐不断延伸;鼓励他们的想象力,使他们可以借助想象力进行创造和发展……  金庸小说里的武侠精神实质上是破坏性的,武侠追求的并非自然法上的正义,最高的社会理想亦不过是新君换旧主—这样的武侠精神,能让孩子们的心灵境界向上飞升吗?  哲学家冯友兰曾经说,中国哲学中最有价值的是关于人生境界的学说。这种精神境界表现出来的举止态度,称之为“素质”—推荐给青少年的书,应该有助于提升这种境界,最终表现为我们的国民素质。      来源/南风窗     文/润无声      2004-1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