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鲁迅的西方文化观(上)--- 西方文化是一种异质文化
2004年11月02日


  如何看待西方文化,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热门话题,并且在实际上影响着本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成为一切政治、文化势力都不能回避的尖锐的问题。这是由本世纪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关系的特殊性造成的。大家都知道,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交流,早在汉唐时代和明代,就已经开始。但汉唐、明代和外来文化的交流与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文化交流,在性质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区别。前者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基本上是平等的交流。鸦片战争后,西方用枪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其文化也随着商品输入而大规模传入中国。中国是被动接受的,也就是说,在19世纪中叶以后,一直到20世纪,西方文化的输入始终伴随着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同时进行的。在这种情况下,西方文化传入造成的影响非常复杂。一方面,它传入了中国所没有的一种新质的文化,确实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变革;但同时,也促进了中国社会与文化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化。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或者说中国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关系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文化侵略与被侵略的关系,在民族心理与情感上也就引起了十分复杂的反应。一方面东方学生必须向西方老师学习,但始终不能摆脱一种屈辱感;同时,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的知识分子,又不能不时时产生种种忧虑,一种焦灼心理,担心自己的传统文化因此会失落。这样的民族感情问题,恐怕是一切后发达国家都会遇到的。 

  鲁迅是怎样看待和处理这样一个复杂的问题呢?他首先对中国人接受外来文化的民族心理作了一个分析,他从屈辱与担心、焦虑的背后,感觉中国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或自以为是)世界的中心,实质上是一种中华中心主义情结。表面上是民族的自卑心理,隐藏在深处的是民族自大情绪。中国知识分子的失落感为什么比其他东方民族更加强烈,就因为难以摆脱“中华中心主义”梦的诱惑。而在鲁迅看来,这是中华民族最致命的问题,它将妨碍民族的更新和真正自信。所以,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一开篇,就把批判的矛头指向中华中心主义。由于中国在历史上始终处于中央大国地位,民族就缺乏上进心,缺乏一种自我批判、自我更新的能力,这就使得中国文化长时间没有进步。以至到上世纪中叶鸦片战争一声炮响,缺乏自我批判力量的已经老化的中国文化,一下子遇到一种尚具活力的西方文化,倾刻间,帝国的文化大厦就垮了。在鲁迅的观念中,西方文化是一种异质文化,一方面和中国文化不一样,但又有独立的价值。这说明,他是用一种平等的眼光去看待西方文化的,既没有把西方文化看作蛮荒文化,也没有将其视为先进文化。同时,他认为尽管西方文化是随着帝国主义的枪炮打进来的,它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还是有益的。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异质文化,就有了比较。由此而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欲扬宗邦之真大,首在审己。亦必知人,比较既周,爰生自觉”。人们不是说要发扬传统文化吗?要发扬传统文化中真正值得发扬光大的东西,首先就是要正确地分析自己,仅仅自己看自己是看不清楚的,必须要有一个他者的存在。现在西方文化就是“他者”,你先要知道(真知,而非假知;深知,而非浅知)西方文化,然后加以周密的比较,才能产生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一种自觉性。所谓自觉,就是要反对盲目性。在鲁迅看来,中国人对待自己文化最大的盲目性,就在于那个中华中心主义。什么叫中华中心主义?就是认为我们传统文化有一种至善至美性,达到了顶端、极境。鲁迅认为这种至善至美性,是虚妄的,是一种盲目性。“打破盲目性,增加自觉性”,这是鲁迅接受外来文化的非常重要的一个观念。 

  在鲁迅看来,西方文化的侵略性的强行输入,在造成了中国本土文化危机的同时,它也为古老的传统文化的更新提供机会,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打破了传统至善至美性的文化神话,然后我们才能客观地自觉地来看待我们的传统文化,什么应该发扬,什么应该改革,而整个文化的发展应立足在变革上。最近经常有人提出来,好像由于鲁迅对传统文化采取比较激烈的批判的态度,就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断裂了。在这里我们要提出一个问题:民族文化断裂的真正危机在哪里?在鲁迅看来,真正的危机在于不思变革,陷入盲目性。鲁迅尖锐地指出,传统文化不会灭亡在变革上,而恰恰要灭亡在不变不动的保古上,越保古这古就越保不住,这是鲁迅的一个基本的立场。他就是要借助西方文化来打破中国文化的神圣性、神话,然后才能变革,有变然后才有更新,才能发展传统文化。这里同样提出了一个非常尖锐的问题:什么是爱国主义?鲁迅当时就作了回答:“满口爱国满口国粹,也并不妨碍人们作奴才。”他希望我们要警惕那些爱亡国者。这是什么意思呢?他有一个很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世界上固然多爱国者,但也搀杂着爱亡国者,爱国者虽然偶然怀旧,却专重在现世以至将来,爱亡国者只是在悲叹过去,而且赞叹着所以亡的病根。鲁迅特别提醒我们,那些外国保古主义者称赞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得当心,有的是别有用心的称赞。改革开放以来,无数外国人到中国来,用鲁迅的话说

【浏览1056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