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8日     一件珍贵的清代古瓷花瓶——景德镇窑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瓶身瓶盖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海峡两岸分隔多年后,终于在它的原产地——瓷都景德镇珠联璧合。这一场景,发生在10月26日召开的中国古陶瓷学会’2004景德镇年会的开幕式上。在场200多名国内外古陶瓷专家、学者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鸿禧美术馆副馆长廖桂英女士,10月26日应邀参加在景德镇举办的中国古陶瓷学会2004年年会。她致辞时,当场将景德镇窑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的瓶盖赠送给上海博物馆的代表,使这件价值连城的古瓷瓶得以完整。上海博物馆陶瓷组研究员陆明华,代表上海博物馆接受了这份厚重的义赠。      据悉,这件双联瓶盖一直由台湾鸿禧美术馆董事张益周收藏。当得知瓶身在上海博物馆后,他就希望有一天能将瓶盖带到祖国大陆来,让古瓷瓶完整合一。今年恰逢景德镇置镇千年,中国古陶瓷学会的年会恰巧又在景德镇召开,他便委托廖桂英女士完成这一庄重的使命,实现两岸学者多年的愿望。      据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鉴定,景德镇窑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为国家一级文物,传世稀少,它的合璧使得这件文物身价不菲,估计价值在3000万港币以上。 
             台湾古陶瓷专家义赠的景德镇窑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瓶盖  
            上海博物馆馆藏的景德镇窑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
    此瓶形制如联体双鱼,又称“联体瓶”、“双鱼瓶”或“合欢瓶”,在唐三彩中已出现。清代雍、乾的景德镇窑瓷器中多采用,品种有青花、粉彩、珐琅彩、单色釉等。经上海博物馆陶瓷组研究员陆明华确认,台湾古陶瓷专家义赠的景德镇窑珐琅彩龙凤纹双联瓶瓶盖,正是此瓶的瓶盖。(冯建和)      来源/江西日报     2004-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