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9月15日 华裔科学家邹哲开发“蓝色之烟”     中新网讯:一种被称为"稀密蜂"(Aero Gel)的神奇物质最近随美国国家宇航局"尘星号"无人太空探索飞船进入太空,并将在2004年飞船与王尔德2号彗星相遇时扮演采集彗星及星际"尘土"颗粒样本、揭开太阳系形成奥秘的重要角色。这种被科学家们乐观预言为"未来也会在人类日常生活中有难以想像出色表现"的"世界最轻物质"的大师级应用人,就是国家喷气推进实验室(JPL)无人飞船研究小组的华裔科学家:邹哲。      20多年前,已经从洛杉矶加大获得系统工程系博士学位进入帕莎迪纳国家喷气推进实验室工作的邹哲有幸参与了哈雷彗星的探测工作。在长期的研究中他发现,列入吉尼斯纪录"最轻固体之最"的"蓝色之烟"稀密蜂,有关几乎与玻璃一样化学成分,但密度却比普通玻璃低一千倍,这种轻烟一样的物质却具有超强的韧性和伸缩性,而且隔热、隔音性能绝佳,尤其适合环境、温度变化很大的太空探测。遗憾的是,稀密蜂在1932年发明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人们最多的应用只是将稀密蜂粉用作冰激淋和一些药物的温度阻隔剂。邹哲决定带领他的航天课题小组深入发掘。      作为全美航天研究的两大基地之一,帕莎迪纳与休斯顿不同的是一个是研究无人探测、一个则重在有人探测。但由于某些星球气候及生态的原因,根本无法进行有人探测,因此对于太阳系形成的研究的重任,就落在了帕莎迪纳喷气推进实验室的身上。因气候变化和火山喷发等原因,要在地球上找到55亿年前的样本已经非常困难,一直燃烧着的太阳也没有这种可能,唯有太阳系的彗星由于温度较低,数亿年变化不大。当飞船与彗星相遇时,其星尘颗粒飞行的速度比子弹还要快20至40倍,因此只有稀密蜂可能有效地接取,同时不改变它们的形状和化学成分。      除了用于"尘星号"无人太空探测飞船,稀密蜂还因其杰出的隔热、隔温特性而应用在PATHFINDER宇宙飞船的太空车中。采用稀密蜂技术参与无人太空探测不仅精确度高,而且节约成本;要就会火星上早晚100度的巨大温差,也只有稀密蜂能为。     邹哲认为,正因为稀密蜂密度低、防热、隔音、吸收力强和层面多等种种特点,未来在民用上也将大有作为。比如目前正在研究的海水淡化,就是尝试使用稀密蜂取代电力,不但成本大大降低,而且效果很好。又比如采用稀密蜂保温,将可以大量减少对煤的采掘,不但利于环保,同时也节约能源。稀密蜂已经开始从"艺术阶段"走向"民间应用",而谁的眼光锐利,谁就将是最大的赢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