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讯:汉代28星宿方位图惊现山西运城/广西扶绥发现千年旱地崖画
2004年10月23日汉代28星宿方位图惊现山西运城     人民网太原10月22日电 记者鲍丹报道:近日,山西省运城市文物工作站考古队在河津——临猗一级公路建设闫景村新开路段发现一处汉代墓群,在墓群其中一处墓顶部发现绘有罕见的、研究价值极高的汉代天象图。        据了解,山西省文物局专家组成的考古队及当地文物局正在对已发掘出汉墓8座。在发掘中发现其中一座规模较大的砖式墓顶部绘有汉代天象图,图上绘有日月星辰、云气和四方神: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并绘有一组完整的28星宿方位图。 广西扶绥发现千年旱地崖画    本报南宁10月22日电 文物研究人员最近在广西扶绥县境内考古时发现,在8处远离江边的陡峭山崖上,有总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的旱地崖画。经过国内壁画专家研究,这些崖画的作者为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壮族祖先骆越族人。这一发现对研究壮族古老的历史,特别是骆越族的宗教图腾有重要价值。
此次发 现的旱地崖画主要分布在扶绥县境内的岜来山、仙人山等地,崖画不但色彩鲜艳,画面丰富,形象生动,而且组合得很有规律,许多图案和著名的宁明花山壁画极为相似。发现壁画数量最多的岜来山南面一处陡峭的山崖上,有人物、狗、车、铜鼓等20多个红色的壁画形象,造型丰满,动作逼真,呈舞蹈形状,有的戴有帽冠,有的则在乘车,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 此次在扶绥发现的旱地崖画,除了人物形象比国内其他崖画更加具体外,在作画材料的选择上也有所不同。用的材料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朱红色的矿石。研究人员还在这些颜料中发现树胶,动物骨胶,以及一种当地的树漆。 据发现和研究旱地崖画的主要考古者、扶绥县文物研究所所长翟长孙介绍,岜来山崖画是他到目前为止所见过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旱地崖画。经过研究考证,这些旱地崖画的作者,是当时居住在广西最早的民族——骆越族,作画的时间为战国至秦汉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古人为什么要选择远离江河的山崖作画呢 研究人员分析认为,发现崖画的地方在远古的时候可能发生过大的灾祸,所以古人就把崇拜祖宗的图案或宗教图腾画上去,用来祈求平安。但对于古人是用什么方法,在距离地面几十米高的陡峭石壁上作画,目前还没有答案。 据介绍,广西的崖画大多出现在江河岸边,扶绥县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县城境内发现的9处崖画,也大都在左江沿岸,但此次发现的崖画离左江较远,极为罕见。      来源/《光明日报》      通讯员/熊红明、欧卫敏 记者/刘昆     2004-1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