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华文学习中的情感投资
2004年10月22日 
        
    华文教学将全面改革的消息,固然让我们看到本地学生学习华文的必要和困难,但也透露出教学方式和测试方式对学习态度的重要影响。如果撇开相当严峻和苍白的华文学习环境而侈谈如何改进和提升,在本地难免力有未逮,但反过来思考的话,我们也不可以断然否认其中的可能性。毕竟,华文教学法在设定语言大环境很难有质地提升的前提下,如果发挥得当也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笔者有幸以“驻校作家”的身份同本地某初级学院一批爱好华文的学生进行座谈,在几次面对面的交流中得出一些值得分享的心得。目前在华文学习的改革呼声中,将华文的经济价值加以渲染甚至甚嚣尘上的做法是大势所趋。当然,这种手法在相对比较急功近利的新加坡社会中可能行之有效,但我们也必须谨慎平衡和处理。
    
    情感决不只是佐料
    
    此处,我强调情感投资(其实我更喜欢用中性词“投入”,但为了引起有关人士的注意,我打算用投资)。首先就是希望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让年轻朋友不那么功利地学习自己的母语——华文,同时也可以“子不嫌母丑”亲近她。当一种朴素的感情基础成为学习的推动时,华文学习就可能成为文化寻根和自我认同的自然手段。
    
    其次,我想强调的是,感情投资在冲开了学习目的的迷雾之后,它同样也可以让更多的学子意识到华文学习的优美和可爱。华文学习当然不应该定义为枯燥无味的单词积累,因此,它的背后博大精深、生机勃勃的不同层次的中华文化更必须受到重视。而对这种文化的贴近和触摸,人类共通的情感则是一种比较好的切入途径。
    
    我在“驻校作家”计划的活动中给学生分析朱自清的《背影》,就采取了类似的策略,尽管这是他们课本中的必读篇目,但我还是希望他们有不同的体会。我让他们在想念自己的父亲后再次阅读此文,不仅如此,我也以饱含感情的语调朗读,让他们体味个中弥漫的略带忧伤的怀念和父子之情。当然,我也没有忘记划出父亲如何爬过铁路为儿子买橘子的路线草图,借以说明父爱的平凡的伟大。
    
    同时我还告诉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父亲的角色在不同时段的演变,借此让他们体味年轻气盛的作者当时是怎样无法感知父亲的关爱,同时也比较中年之后的他的深层感受,从中体验其中的张力。
    
    不难想象,华文学习如果同样成为我们对人间真爱的深度体察和感受的话,我想这样的情感投资不仅值得,而且要提倡。因为我们知道,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我们也灵活教导了年轻人如何尊重与理解父亲等诸如此类的人生哲理。
    
    除此之外,我们希望情感投资还可以有更高一步的推进,那就是让学子们在学习过程中将心比心,不仅是学习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身体力行、实践的过程。在同样以鲁迅的《风筝》进行说明时,我不仅让他们体验了简单文字之中的复杂与深刻,也让他们知道在人生中许多感情亏欠与背负的偶然性与绵烈性,希望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好好体味作者的苦心及其所呈现的深层内涵,身体力行从而避免类似的遗憾。
    
    教的主体呈现
    
    情感投资对于教师来讲自然也有着必须要把握的尺寸:如果轻描淡写,学子们无法产生共鸣,那自然是失败的;同样,如果过度煽情,则可能引起更沉重的压抑。为此,我们要尽可能考虑到其中的一些灵活措施。
    
    在情感投资的过程中,我们还要强调教师主体的博学、灵活与气度。许多文本解读的答案可能本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们首先要有聆听不同意见的耐心与气度,鼓励孩子们勤于思考,然后灵活因应。更加关键的是,对这些文本,我们必须拥有更复杂和博学的认知。
    
    在学习《背影》的过程中,我同时也提及了中国教育界有关该不该让《背影》入选中学课本的争论。持反对意见者认为文中的父亲严重违反了交通规则,不值得提倡。在他们七嘴八舌的论争过后,我向他们分析文本中的实与虚以及阅读中的文学原则与现实考量等等不同标准与操作的冲突及相关对策等等,让他们体验华文学习的趣味和思考问题时博学、理性的重要性。
    
    情感投资其实是相当独到的教学法,因为它既是作为形式的教学法,同时也是作为内容之一的中华文化的精髓。因为情感投资不仅让我们更好地学习华文,也让我们学到了中华文化的许多精粹。在亲情、友情、爱情等之外,其实侠义、忠贞与热爱等等重要的做人原则也贯穿其中。这其实已经远远超出了教学法的工具性和表面性了。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笔者前些时日在泰国漫游的一些经历和感想。在桂河桥附近摆卖的小贩和曼谷的一些按摩店内的侍应生,许多泰国人以流利的华语招徕生意。尤其是桂河桥附近,大店铺以华语抢顾客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对此,我难免惊奇。我担心的倒不是新加坡作为语言中心或枢纽地位会因此失去,而是感慨于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对华文的情感:有的小贩在我买完东西后,还会问我(一个中国人)那个中文字该如何发音。
    
    看到泰国人、韩国人甚至是欧洲人的华文学习激情,我们真得要好好反思
【浏览1191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