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21日           大多数ABC(American Born Chinese,即在美国出生的中国人)都有小时候被父母逼去学中文的经历。中文难学,所以小孩子们大都不喜欢学。          一对北京夫妻带着在国内出生的独生女儿来美国。到美国时,女儿已经六岁,一口流利的京片子。母亲担心女儿英文不过关,便一个劲地注重学英文。孰料几年后,女儿只讲英文不讲中文。母亲慌了,下一道禁令,家里不准讲英文。女儿于是从此在家里一言不发。问什么事都只是点头摇头,再被逼急一点,就发出一些中文英文都有的单音词“嗯、嗯,嗯”。母亲叹之奈何。          虽然ABC小时候很怕学中文,但到大学时又为不识中文而遗憾,因为在大学里他们接触到中国留学生,开始体会到识中文的实际好处。我在斯坦福读研究生时曾在斯坦福语言系任广州话教师。来上课的大多是ABC大学生。他们大都能听不会讲。小时候父母讲中文,他们就用英文回答,反正父母会英文,沟通不成问题。他们这么大才来学中文,要掌握汉字实在太困难,所以我们走一条捷径,不教汉字,只教广州话拼音,让他们在最短时间内学会讲广州话。          会讲话而不识字有时也会带来尴尬。一个ABC大姑娘和父亲一同去中国旅游。女儿讲得一口流利中国话,在外人看来与一般的中国人无异。但她不识汉字,当她问父亲商店招牌上写的是什么字时,被路人讪笑道这么大一个姑娘连这么简单的字都不认得。          让ABC真正掌握中文的最好方法是让他们从小就上中文学校。在美国几乎凡有中国人聚居的地方就有中文学校。很多中文学校最初都是家长们自发组织,通常都是周末或下午正常学校结束后开课。老师很多由家长兼任。中文学校里不但教中文,还教绘画、数学、下棋等别的课程。最近我女儿就在中文学校里学设计互联网的网页。中文学校里不但小孩子有课上,家长也有很多活动,如太极拳、木兰拳、排球、下棋、桥牌、唱歌等。总之,中文学校已成了华人社区一个很重要的学习、康乐和社交中心。很多华人子弟自小就在中文学校里长大。到他们高中毕业时,他们已学了十来年中文,中文听说读写都绝对没问题。佼佼者甚至可以自如地把中文小说译成英文或把英文小说译成中文。          中文学校的教材大多取自国内,有时因国情不同会让小孩子们学得一头雾水。有一课大意是早上公鸡咯咯叫唤醒小朋友。上课的老师是在国内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她讲完课文后,问学生早上谁叫醒你们。她希望学生学完课文后能根据课文回答是公鸡,但全班小朋友异口同声答,妈妈。她忍一忍,继续用启示法引导,那谁叫醒妈妈呢?这下把小朋友们问住了。稍停片刻,一个聪明一点的小孩子答道,闹钟。老师啼笑皆非。门外的家长忍俊不禁。有些教材却编得很好,如暨南大学专为海外学生编的中文课本就编得很好。有一课很短,简单易懂又琅琅上口,而且很能表达旅美华人的心声。          “中国最长的江是长江,          美国最长的河是密西西比河。          我爱长江,          我爱密西西比河。”          来源/趣味美国    文/周志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