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0月19日           华侨华人在法国的发展已有数十年的历史,随着近20多年来法华人的不断增加,华人开始走出最初几个相对单一的行业,逐步进入到法国社会的众多领域之中。本文所介绍的,便是在法国医学行业中的几位华人,他们当中既有法国公立医院的主治医师;开办独立门诊的通科大夫;也有活跃在法国医学研究机构里的科研人员。 法国医院里的主治医师     就职于巴黎第七大学BICHAT医科大学医院的佟效贡先生,是一位具有主任医师(PH)资格的外科医生。在这家医院里,佟大夫拥有一般外国医生少有的“三权”:独立门诊权、处方权和独立手术权。他还是该院急诊室的负责人之一,并分担科室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与此同时,他还在法国另外几家大医院兼职。          在法国侨界广为人知的还有佟效贡大夫那极具专业水准的歌喉。青年时代的佟大夫曾是辽宁省歌剧院的一名专业歌唱演员,但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医生这一救死扶伤的职业,并于1963年考入北京医科大学。经过6年严谨的医学教育,佟效贡成为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外科医生。1979年,佟效贡作为卫生部派往几内亚医疗队中最年轻的医生,在非洲工作了两年。孜孜好学的他,利用业余时间,对法语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这使得他日后有机会符合1985年访华的法兰西外科院士院院长杜布瓦教授的要求,来到法国巴黎大学国际医院担任其助理教授,并获得了助理教授文凭。          来法最初的几个月是佟大夫最艰难的时期。他感慨地回忆说:“当时不论在什么地方,脑子想的只有法语。因为在法国医院里,每周都要开会研究病例,如果谁三次不发言,可能就没了职位。再加上医学发达的法国本来就对外国医生设置了诸多障碍,尤其对来自不发达国家的医生就更加严格。”          他终于闯过一道道难关,在法国医院成为了一名主治医师。佟大夫认为,能够站住脚跟,应该得益于在中国所受到的非常扎实的医学教育和在医疗实践中积累的大量经验,这使他能够获得法国医学界同行的认可和尊重。尤其幸运的是,佟大夫一直得到法国大师一级的医学专家杜布瓦教授、法国外科院士院院长莫罗、巴黎七大比萨医院CHARLEUX、BENHAMOU及现任主任MARMUSE的赏识,聘请他担任主治医师(FFCC/FFA),给他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到目前为止,佟大夫在法国已成功做了数百例高难度手术。有一次,佟效贡为一位开枪自杀未遂的法国青年进行紧急手术,这是一次极为复杂的高难度腹部创伤手术。在6个小时的急救中,佟大夫一连作了10个器官的修补和切除手术,奇迹般地将病人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佟大夫在这例手术中表现出的高超技术,也赢得了法国同行的高度评价。          1986年,当他有机会接触到法国第一台用于处理泌尿系统结石的体外震破碎石机后,他非常敏锐地想到在中国病发率很高的胆道结石。当他在临床治疗中取得成功后,便将这一先进技术和设备介绍给中国的同行。后来他还将掌握的腹腔镜胆道外科手术等技术介绍到国内。          作为华人医师,佟效贡给中国驻法机构人员和广大华侨华人以及留学生们等提供了许多医疗方便。只要有人去找他,他总是热情帮助,并做出妥善安排,重要的手术他还要亲自操刀。          佟大夫希望退休以后可以开办一家医疗咨询所,利用他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以及对法国医院的了解,为旅法华人患者推荐医生、医院或提供其它的咨询服务和帮助。 独立门诊内的通科医生     在法国,每个社区都设有一些私人诊所,这些诊所是普通病人光顾最多的地方。近年来,由华人通科医生(GENERALISTE)在华人聚居区开办的诊所开始多起来,据粗略统计,仅在巴黎地区这样的诊所有10家左右。由于许多华人,尤其是新移民存在着语言障碍,在与法国医生沟通时更是困难重重,华人通科医生无疑为他们求诊问药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按照法国有关规定,要取得通科医生的行医资格,必须在法国医科大学完成6年的学业,之后再到医院实习2年,最后通过医学博士论文,或者通过一个专门的考试,方可正式开始通科医生的行医生涯。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法国华人通科医生大部分都是在法国长大和受教育的华人。          除去语言沟通问题外,也有华侨华人表示,他们愿意到华人通科医生诊所看病,还有其它一些原因,比如他们认为华人医生通常更了解华人体质,在诊断和用药方面可能会更为恰当;尤其是有些华人妇女,因为传统观念等原因,在看妇科病时,更希望医生是女性,而法国妇科医生通常以男性居多。据介绍,有些华人医生每年都利用假期回中国,在中国的医院进修学习,比较中西医学和病人的不同特点,以增强对华人病人的了解。          来华人通科诊所的病人大部分是居住在其诊所附近的华人,其中来自中国各地的新移民比例不低,还有些病人从里尔、甚至荷兰、西班牙专程而来。当然,华人诊所里也接待一定比例的外国病人。          华人通科医生同法国所有通科医生一样,每周都要参加一次由制药公司组织的会议,以了解最新的药品信息。另外,根据法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