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汉语还是“日语”?从“燕梳”二字说开去
2004年10月19日 


    大家都知道,在北美,汉语事实上存在和流行着两种语系--“普通话”和“广东话”。出国之前没有感到什么不方便,因为在大陆“普通话”占绝对地位,既使广东等南方省份的报纸,电台等新闻媒介及出版物等都在按照“普通话”的规则行事,走遍大江南北不会出现交流方面的麻烦。
    
    然而在海外,由于港台华侨经济地位的强势,广东话和以广东话为主的电台,电视,报纸等也在华人社区占据了主要地位,这使从小接受“普通话”教育的大陆北方移民感到了诸多不便和深深的困惑。
    
    一次去MIDLANDAVE。附近的诊所就医完毕,开出停车场转入大街时,一抬头,赫然发现对面一家车行的墙壁上醒目地写着一排斗大的字――“代办燕梳”,顿时一愣:“这“燕梳”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还要由车行代办?”我的文化水平不算太高,好歹也上过大学,这燕子的“燕”和梳头的“梳”字还是认得的,它们字意确切,没有它意,然而凑到一起是什么意思呢?回家的路上我苦思不得其解,真是活生生憋死个“山东秀才”。
    
    此后我又多次向人求教,终于一位朋友令我茅塞顿开,原来“燕梳”二字是英语“insurance”一词的广东话翻译谐音。想必那个车行可以代办保险,为了让不懂英文的华人理解,特将英语译成汉语广而告知,没想到更让象我这样的北方人坠入五里雾中。
    
    无独有偶,一日驾车经过HWY7附近的West Beaver Street,路边的一座建筑物上悬挂着四个大字-“汉龙燕梳”。这次我懂了,这里是一家名为“汉龙”的保险公司。原来广东话是这样用汉字翻译和注释英语的,都怪我孤陋寡闻,学识太浅。但是汉语中同音字太多,幸亏这里用了与前述相同的字,如果他们选用了其它的汉字组合,比如“宴束”,“验书”,“厌叔”或“焰输”等等,岂不是又要让人费尽心机瞎琢磨些日子?
    
    其实,走在华人商店云集的大街上,或翻翻华人报纸,华人电话簿,华人餐馆菜单,类似这种用广东话谐音注释或翻译英文的地方比比皆是。由于广东人与北方人发音不同,于是让北方人看到了一个五花八门,歧意丛生,笑话百出的“英译汉”世界,一些华人媒体和书刊更说起到了一种很不好的示范和促“乱”作用,其中尤以“租房广告”最甚最滥。因为广告是以字数计费的,英文地名字母太多单词过长,为省钱只好由各广告委托人自行“音译”成汉语。看看广告中那些译成汉字的英文地名吧,什么“当妙儿”,“挡麦尔”,“芬治”,“士刁”,“晒坡”,“雪拔”,“米得兰”等等不一而举,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无奇不有,能让你笑的喷饭,也能让你头痛万分。如果你对多伦多市的街道不熟,鬼才知道广告上的所谓街名说的是哪儿。
    
    再比如,现在市面上流行一本学车考试指南的小册子,将英文“Tips”译为“贴士”。我曾将这二字写给许多人看,他们从字面上都以为那是“贴身的卫士”,“小费”或联想成“勾引女性的男士”的意思,与英文“Tips”的原意根本风马牛不相及。还有许多的水果摊上都将明明是“草莓”的英文“Strawberry”译为“士多比梨”,令众多的北方姐妹好生疑惑,又馋又不敢贸然去买这种“从未尝过的梨”。
    
    其实无论“国语”和“广东话”,如果在交流中遇到了障碍只要写出汉字(无论简体还是繁体),彼此之间就会理解,这里汉字就是双方唯一认可的标准。“英译汉”也是如此,只要遵守了统一的规则,译成的汉语大家都会明白。英文中的专有地名,如“多伦多”,“安大略”,“尼亚加拉”等等都是以音译为主,经过约定俗成和权威部门确认,才成为大家所共同接受和公开使用的汉语词组。如果乱写一通,译为“朵仑托”,“安达列”,“泥牙嘎啦”,岂不让人怡笑大方?而其它的英语单词和词组则本着意译的原则,尽量选择与其本意相同或靠近的汉字译出,才能让读者了解其原意。前面提到的英文“insurance”,“tips”和“strawberry”几个单词,翻遍《牛津英汉辞典》,《远东英汉大辞典》等权威书籍皆找不到“燕梳”,“帖士”,和“士多比梨”的译法,如此将一些地区口语的谐音随随便便用在传播于大众的广告和书刊之中,则显得不确切,不严肃和缺乏责任感。
    
    谈起华人社区中“国语”,“广东话”的混乱和对汉字的滥用现象,许多人都表现出深深的忧虑。我们知道,日语中借用了一些汉字符号,但它们的读音和含义都有了变化,比如“下手”这个词组在日语中是“拙劣”的意思。难道我们也要在汉语中用“燕梳”代替“保险”?“贴士”换下“要点”?“士多比梨”淘汰“草莓”?这样年复一年以诈传诈误人子弟,我们的汉语就会变味,变成日语不日语,汉语不汉语,英语不英语那样乌七八糟不伦不类的大杂烩。华人的后代将无人识得真正的汉语,人类的这一文化瑰宝将渐失其光彩。
    
    一个民族的语言是这个民族时时刻刻,绵绵永续的精神家园。如果连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文字都不懂得尊重和维护,如何让别的民族尊重你这个民族?我们都知道,一千多年以前以色列人被其它民族驱逐出了他们世代

【浏览1414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