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容华贵的福州漆器  工艺独特的脱胎漆器 具东方南国神韵福州漆画      福州漆器是福州地区源远流长的民间传统工艺,脱胎漆器为福州民间工艺三宝之一(和牛角梳、纸伞并称)。     福州漆器始于南宋。清乾隆年间,福州髹漆大师沈绍安继承发扬了传统漆艺,创造出独特的脱胎漆器,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福州脱胎漆器,质地固轻巧,装饰精细,色泽鲜艳,结实耐用,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浓厚的地方特色,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景德镇的瓷器并誉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       福州漆器制作工艺极其细致精到。脱胎漆器的制作方法分为脱胎和木胎两种。     脱胎是以泥土、石膏、木模等为产品的坯胎,然后用夏布(麻布)或绸布和生漆在坯胎上逐层裱褙上去,待阴干后,敲碎或脱下原胎后,留下漆布器形,再经过上灰地、打磨、漆研磨,施以各种装饰纹样,便成了光亮绚丽的"脱胎漆器"工艺品了。木胎主要是用楠木、樟木、榉木等坚硬木材为 坯,不经过脱胎,直接涂漆,工序与脱胎布坯相同。一件工艺品的工序多达四五十道,有的甚至达到100多道。    福州脱胎漆器产品大致可分为实用和艺术欣赏两大类。脱胎漆器除轻巧美观耐用外,还具有耐热、耐酸、耐碱、绝缘等优点,其运用范围已扩大到工业品上。 福州脱胎漆器作为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品,代表作在人民大会堂等国家级会堂宾馆陈列,且远销海外。        新起的福州漆画则继承吸取了传统福州髹漆工艺,融合了现代画法,推陈出新,作品既有东方南国神韵,又具现代魅力。      文/图 国征整理自新华网福建频道  福州漆器 脱胎漆器 中国传统工艺 三宝      2004-10-03                      福州脱胎漆器
                      福州漆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