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文华大奖/传统戏剧成艺术创作中流砥柱
传统戏剧成为中流砥柱 文华大奖看艺术创作走向 
2004年09月27日 

    新华网杭州9月27日电(记者张乐、傅丕毅)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26日晚在浙江圆满落幕。经过激烈的角逐,12台文华大奖和1台文华大奖特别奖从来自全国各地的51台优秀剧目中脱颖而出。 

    由于奖项的限制,获奖剧目无法涵盖所有的舞台艺术种类和优秀作品。但从本届文华大奖的获奖剧目中依然可以看出,近 
些年来中国舞台艺术所表现出来的丰富多彩和蓬勃生机,并折射出当今中国艺术创作的鲜明走向。 

    传统戏剧成为中流砥柱 

    尽管在文化多元、传播途径多元的今天,传统戏剧已不再成为中国观众最常见的文化消费和休闲方式,但在本届艺术节上,传统戏剧所表现出来的独特魅力依然深深折服了评委和观众。 

    在51台文华奖参评剧目中,传统戏剧占到了23台,17个剧种。创作者和表演者们深挖传统艺术的魅力,通过舞台表现出了丰富多彩的地方特色和艺术样式。最后获得文华大奖的豫剧《程婴救孤》、京剧《凤氏彝兰》、花鼓戏《老表轶事》、甬剧《典妻》、京剧《图兰朵公主》和获得文华大奖特别奖的绍剧《真假悟空》,分别代表了5种不同的戏剧种类,获奖数量几乎占到总获奖剧目的半壁江山。 

    由本届艺术节传递出来的信息表明,传统戏剧创新正在成为中国舞台文艺创作的中流砥柱。 

  地方小剧种再放异彩 

    甬剧《典妻》、花鼓戏《老表轶事》、绍剧《真假悟空》,这些本都是受众十分狭窄的地方小剧种,然而在本届艺术节上,它们却成为夺奖的主力军。 

    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许多地方小剧种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然而,在参评艺术节的20多个剧种中,却有许多剧种令人耳目一新。不仅花鼓戏、唐剧、莆仙戏、藏剧、山东梆子等鲜为人见的地方小剧种亮相此间,甬剧、绍剧等一些濒临灭绝的小剧种更是大放异彩。 

    获得文华大奖的《典妻》自2002年6月公演以来,已累计演出71场,观众达7万人次,并相继获得了第八届中国戏剧节曹禺戏剧奖,2004年中国戏曲学会奖等多项大奖。就像当年一出《十五贯》救活了昆曲一样,这一有近200年历史的地方剧种凭借这一出精彩剧目,在本世纪初重现生机。绍剧《真假悟空》不仅赢得了文华大奖特别奖和多个文化单项奖,还被作为献礼剧目在七艺节闭幕式上演出。 

    刚刚评选出的文华大奖用事实证明,在回归中创新。少数地方特色鲜明的剧种不仅成功地摆脱了生存的危机和窘境,还凭借一些新创的优秀剧目赢得了更广泛范围内的了解和欢迎。 

  优势剧种推陈出新 

    相比其他许多还在生存线上挣扎的传统剧种来说,作为中国国粹的京剧近些年来仍然吸引了各阶层观众的眼球,从而激发了繁荣的创作景象。在本届艺术节上,共有5台京剧入选。而云南省京剧院的《凤氏彝兰》和中国京剧院的《图兰朵公主》则分别代表京剧艺术的不同艺术流派和表演风格,分别获得文华大奖。 

    话剧进入中国百年来,以其通俗亲切、明白晓畅的风格,得到了中国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并成为七艺节上最受各阶层观众喜爱的舞台艺术门类。在本届艺术节上,更是集中展示了多达7部的新创话剧。文华大奖获得者《凌河影人》《平头百姓》等就是近些年来我国新创作的优秀话剧作品的优秀代表。 

    这些在中国舞台艺术中占据优势地位的剧种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促进了中国舞台艺术的繁荣。 

    东西方舞台艺术水乳交融 

    京剧《图兰朵公主》选择用东方艺术形式表现西方人眼中的爱情故事,广东歌舞剧院的《风雨红棉》则挑选了用纯西方的舞剧演绎中国革命,《五姑娘》在西方音乐剧中加入纯粹的中国民俗小调嘉善田歌,《瓷魂》选择了用西方舞剧的肢体语言表达独特的中国文化主题……12台文华大奖中,东西方文化不仅和谐相处,而且表现出惊人的共融和互通。 

    在东西方文化艺术的交流和互补中,中国传统剧种在传承和回归中引入了创新机制,而中国的艺术家们在学习和借鉴西方舞台艺术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不忘吸收地方艺术的文化精髓。东西方舞台艺术就这样在交错和相互的学习借鉴中水乳交融,难分你我。 

  创作贴近民本民生 

    人民是文艺的主人,老百姓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这决定了舞台艺术必须贴近群众,贴近人民,反映百姓关心的话题和生活主题。 

    文华大奖获奖剧目《平头百姓》,讲述的是下岗职工的故事,另一个文华大奖获得者歌剧《我心飞翔》讲述的是海外学子留学归来报效祖国的感人事例。除此之外,文华奖新剧目奖获奖剧目《秋天的二人转》,描绘了收废品的男主角和唱二人转的女主角的爱情生活。北京人艺的《北街南院》反映了SARS侵袭下的北京胡同和四合院里的百姓生活;来自云南的《打工棚》则描述了这个西部省份千千万万外出务工的打工者的酸甜苦辣……反映平民百姓生活的戏,在正于浙江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上,占到了相当的比例。它们无一例外地紧扣现代生活主题,表现出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浏览444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