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2004两岸文化交流/戏剧唱响主角 艺人扎根大陆
2004两岸文化交流:戏剧唱响主角 艺人扎根大陆  
2005年01月01日 10:46 
 
  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三十一日电题:戏剧唱响主角,艺人扎根大陆—专访文化部港澳台文化事务司负责人
       中新社记者 曾嘉

  随着大陆影片《可可西里》在台湾获得第四十一届金马奖,二〇〇四年两岸文化交流在临近年底时达到高潮。回望即将逝去的一年,文化部港澳台文化事务司负责人认为两岸文化交流保持了持续的热络,交流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这位负责人在接受本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虽然二〇〇四年是岛内政局动荡、两岸关系依然严峻的一年,文化交流受到一定干扰,但三百多个项目和三千多人次的规模依然保持了艺术交流的热度。

  “我们中华文化联谊会组织了两项大型交流项目,一项是‘情系’活动,今年两岸文化人士在香格里拉联谊;另一项是八月份在厦门举办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邀请岛内《明华园》等知名团体前来演出,并与大陆同行交流经验。这次活动中,台湾一百二十多人的艺术团首次从‘厦金航线’来到大陆,实现了两岸文化交流人员往来方式的突破。”他说。

  戏剧交流是今年两岸文化交流的亮点。除了两岸首次在厦门举行歌仔戏艺术节外,两岸戏剧界优秀演员、编剧,融合全新的舞台构思和市场运作,共同打造了“青春版”昆剧《牡丹亭》;七月份,北京人艺的经典话剧《茶馆》在岛内引起轰动,欣赏观众数万人次。台湾国光剧团前来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先后在沪、京两地演出《天地一秀才》和《王熙凤大闹宁国府》等优秀剧目,使大陆戏迷欣赏到台湾梨园界的精湛演技;台北新剧团推出的《巴山秀才》是根据魏明伦同名川剧移植,十二月在上海的演出同样获得好评。由台方出资制作,江苏省苏州昆剧院演出的昆曲大戏《长生殿》上、中、下三本,十二月获二〇〇四年度台湾金钟奖“最佳传统戏剧节目奖”。

  负责人认为,两岸文化交流十几年,在传统文化上的交流已经有很深的根基。今年的戏剧交流的亮点很多,得意于两岸戏剧界人士的可贵热情,更是多年来两岸民众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的结果。

  台湾艺术人士开拓大陆文化市场也是今年两岸文化界值得瞩目的现象。台湾琉璃艺术家王侠军将自己的创作理念带到大陆,除了举办展览,其所在的琉园公司在北京开到了第四家店;台湾的歌手,当红的周杰伦、蔡依林等在大陆所具有的人气自不必说,蔡琴、费玉清等老牌实力派唱将也带来了当仁不让的号召力;台湾的音乐制作人罗大佑将自己的“音乐工厂”开到北京,李宗盛、周华健等音乐人也将自己的事业重心放在大陆。

  这位负责人认为,如果说前几年宝岛艺人在大陆打拼仅仅为了“淘金”,那么从今年看来,由于岛内艺术市场缩小,台湾艺人在大陆扎根的意愿在不断增强。

  此外,今年大陆与金门地区文化交流频繁,特别是福建地区不少闽南文化艺术团前往进行参访和演出。负责人认为,随着福建民众可以到金门地区旅游,以后闽台两地文化交流发展将更为热络。同时他也希望两岸加强这一领域的交流,使更多的台湾同胞深入了解闽南文化艺术的真谛。

  展望二〇〇五年,这位负责人表示,虽然两岸政治僵局难以破解,但大陆方面积极发展两岸文化交流的意愿并未改变。他希望台湾文化业者可以持续这种交流热情,与大陆同业一起,构建海峡两岸同胞的精神家园。
 

【浏览555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