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考古新发现将长江下游稻作文明提前2000年
考古新发现将长江下游稻作文明提前2000年 
2004年12月31日

    新华网杭州12月30日电 记者从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获悉,经北京大学文博学院碳十四测试认定,浦江上山遗址据今已有1万年左右的历史。据此可以确证,2001年上山遗址发掘的稻作遗存,比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水稻遗存还早2000年,从而把长江下游的稻作历史上溯了2000年。      

    上山遗址坐落在浙江浦江县黄宅镇渠南村。2001年2月至5月,浙江省上山遗址考古队对其进行第一次发掘,实际发掘面积达600余平方米,出土了大口盆等陶器,石磨棒、石球、石磨盘等石器和建筑遗迹。在出土的夹炭陶片表面,考古队发现了大量谷壳印痕,胎土中也夹杂着大量的谷壳。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对陶片中谷壳形状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粒的长度比野生稻短,宽度比野生稻大,因而不是野生稻,而是一些经人类选择的早期栽培稻。      

    2002年春夏之交,浙江省考古研究所对发掘资料进行初步整理,开始从年代、而不是从地理位置上对遗址的特殊内涵进行研究,发现其文化内涵存在某种原始的特性,如石球、石磨棒、石磨盘可能为稻谷、坚果类食物的脱壳、碾磨、敲砸工具,与原始的采集、农业经济模式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此前的2001年,在距今8000年的浙江跨湖桥遗址,发现了千余粒稻壳与稻米颗粒遗存。经研究证实,这是一些经过人类驯化的古栽培稻,长江下游地区的稻作历史由此可追溯至8000年前。      

    长江流域是亚洲栽培稻和稻作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在长江下游地区相继发现和发掘了河姆渡、罗家角、草鞋山、崧泽等与稻作有密切关系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特别是距今7000年左右河姆渡遗址的发现,为中国是稻作起源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推动了中国稻作起源研究的深入。

  新华网2004年12月30日 09:00:01

【浏览542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