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           日中关系不断出现摩擦,不少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为此而心痛。在日中国人记者段跃中就是其中一人。          “在日本的媒体中,中国人犯罪的报道往往被大肆渲染,在中国的媒体上也很难找到关于日本的正面报道。彼此间的印象不断变坏。”段跃中对媒体的报道方式产生了疑问,“为改善日中关系作为志愿者踏踏实实工作的日本人很多,而这些人却很少被媒体报道。”          1958年段跃中出生在毛泽东家乡附近的一个农村,当时是个连电都不通的穷乡僻壤。文化大革命的时候还当上了红小兵,初中、高中的时候上学都要走上一个半小时。但段跃中从小就喜欢写文章,还经常给报社投稿,后来终于梦想成真,当了中国青年报的记者。1991年来到日本,后在新泻大学研究生院撰写关于现代中国人日本留学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          段跃中说,“包括打工时教我日语的酒馆老板,到日本后得到很多人的关照,也是为了报答,想通过记者活动架起一座两国间相互理解的桥梁。”          段跃中的主要工作是用两国语言向日本和中国传播信息。先是1996年创办了专门报道活跃在日本的中国人的《日本侨报》,3年后在《日本侨报》的基础上设立了日本侨报出版社,开始了电子杂志和图书出版业务,短短5年就出版关于日中关系的书上百本。“很多书根本赚不到钱,但就是赔钱,有利于日中关系的信息也要传播下去。”信念和热情是段跃中的能源。          段跃中的生活费来自在大学里作中文讲师的收入,有时候要在不同大学里担当10节课。“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明年段跃中准备把各大学的课都辞掉,专心从事记者和日中交流活动。          “这对自己是一次大的冒险。我想通过民间文化交流活动,收集各方面的资料,创办一个日中交流研究所和专门资料中心。”段跃中这样描绘着自己新一年日中交流的打算。          来源/日本共同社    2004-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