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孪生小瓷瓶 价值不菲(图)
2004年12月23日     


南宋孪生小瓷瓶,一个就顶一辆桑塔纳。

    孪生宝贝瓶 

    一对一模一样的小瓷瓶(如图),20多厘米高,通体泛着绿光,细细的瓶颈上有一圈像竹节一样的装饰纹路,瓶身上也有两道淡淡的弦纹。他俩看似有些不起眼。但是拿在手中,感觉却那么厚重。 

    出自官宦人家 

    这对“宝瓶”的主人老陈说,数十年前,他曾有一位当医生的好友,其父在解放前曾作过某地的县长。这位医生酷爱收藏瓷器字画,两人常一起欣赏各种“宝贝”。一天,老陈看到了这对瓶子,立刻爱不释手,于是,他拿出自己的一些藏品和医生换来这对宝贝。摩挲着瓶子,老人感叹道:“这样瓶子似玉非玉,一定是出自官宦人家的收藏,普通人家收藏不起。我这位朋友告诉我,他是瓶子第二位主人,我是第三任了。” 

    【鉴宝台】 

    不负宝贝之名 

    在福建省文物局工作的陈卫三是瓷器玉器方面的行家。他说:“这是出自南宋浙江龙泉县龙泉窑的作品,称为‘南宋龙泉竹节弦纹小瓶’。它的器形十分少见,成对出现更是难得。不愧‘宝贝’之名。” 

    龙泉窑兴于北宋,盛于南宋,以青瓷而著名,是宋代一个非常大的窑系。其窑系绵延数百公里,甚至影响到闽北的窑口,在这范围内产的瓷器都是龙泉窑的风格。龙泉窑的主要产品是瓶、碗、炉和人物雕塑,流传于民间的大都是小型的器物。而这对瓶子是出自龙泉当地的窑口,是“正窑”出产,更是名副其实的“龙泉窑”产品。 

    陈卫三说,瓶上的“梅子青”釉色是龙泉窑瓷器的一个典型特点,瓶底可以看到制造时的赭红色胎土,称为“羊肝胎”,底部还有自然热胀冷缩而造成的“冰裂”痕迹。这些都显示出了这对瓶子的贵重的身价和久远的历史。据了解,这样的瓶子在市面上价值大约7万元以内。

    来源/海峡都市报

    2004-12-22

【浏览850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