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中美教育交流先驱容闳铜像安放耶鲁大学(图)
2004年12月23日 

  据新华社纽黑文(美国)12月21日电  (记者李学军)为纪念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耶鲁大学获得学士学位的留学生容闳从该校毕业150周年,耶鲁大学21日举行了容闳铜像揭幕仪式。

  铜像由广东珠海市政府捐赠。铜像塑造了容闳青年时期的形象,头部依照他在美国留学时的照片设计。他身穿中国传统服装,正视前方,面容沉静,目光坚毅。铜像高1.8米,重350公斤,在广州制作完成后于本月10日被空运到了耶鲁大学。

  容闳于1847年赴美求学,3年后考入耶鲁大学,并于1854年从耶鲁大学毕业。他曾先后组织三批共120名中国少年赴美留学,其中有同样毕业于耶鲁大学、后来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

相关资料:

  容闳于1828年生于广东,后来在澳门就读于由耶鲁毕业生布朗创办的澳门教会学校。他在19岁那年(1847年)随布朗来到美国,并先在麻省的梦森学校就读,三年后考入耶鲁本科生部,于1854年以优异成绩从耶鲁毕业。

  根据学校的记录,容闳当年在读书时,参加了学校的合唱团,喜欢踢足球,并参加了学校的赛艇俱乐部,还获得过英语作文比赛的奖状。

  容闳在毕业后回到中国,倡导并主持了清朝幼童留美计划,派遣了120名中国幼童赴美留学,从而开创了中国留学先河。他还倡导洋务运动,创办了“江南制造局”,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制造业的开路先锋。

  不仅如此,容闳还宣传并推动中国政治改革,积极投身推翻封建专制王朝的斗争,建立共和民主国家,为中国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民日报》 (第三版)  

     2004-12-23

【浏览721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