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网络语言是否污染了汉语?
2004年12月23日

  看本埠一份报纸,报道了网络语言对汉语的污染。并引用专家观点,说明网络语言对汉语纯洁性的伤害。虽然记者对不同观点都有报道,但是主旨也很明显,那就是网络语言对汉语造成了污染。并忧心忡忡,以期能够引起教育文化部门的重视。 

  网络语言是否污染了汉语。从报章的举例来看,比如虾米(什末),稀饭粗细饭(喜欢吃稀饭)等等,似乎是真的。但是深思一下,未免不然。 

  语言是一个动态的东西。从殷商到春秋,再到唐宋以来直至如今,语言的改变不只多少。那现在的无论口语还是书面语言,和上古时代比较,变化之大,可以想象。正是因为语言不是静态的,会随着时代,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宗教以及不同民族的交流,会不断的吸收,融合,才会有现在语言的丰富。 

  现在的我们觉得纯洁的语言,其实里面有了多少外来的因素。比如法西斯,比如歇斯底里,比如干部,以及有唐以来的经文用语等等。这些外来的“污染”现在不是已经成为汉语的一部分了吗。 

  几年前已经表明网络会改变这个世界。网络正在通过自己的特有交流影响人民的思维,行为以及语言结构。进而从文化上影响文字以及语言的构成,这是不可避免的。网络语言虽然在一些人的眼里似乎是洪水猛兽,似乎她的出现会颠覆汉语的构成。这种保守心态和我们的文化构成似乎并不合拍。 

  必须看到,目前的网络语言的构成原因,一部分是输入法造成的。另外是为了快捷的交流的需要。比如斑竹,东东,菜鸟,大虾等等。另一部分比如用数字谐音。看看这些东西,他们能够流行,更应该从文化学上揭示。但是遗憾的并没有人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而且,这些错误现在看来已经成为汉语的一道有机的构成部分。活跃并丰富了汉语的张力。使得汉语的包容性更强。 

  其实,网络语言的存在,他的简化,并不只在汉语体现,在英语发育中同样发生了类似的现象。应该看到,语言首先是用来交流的,其次是用来记载思考的形式。从古到今,这是因为汉语一直是这样的,所以才会不断的变通,包容,成为世界上最有生命力的语言一种。我们自豪的历史,在四大文明中,是唯一不曾间断的。这和汉语一代代的被“污染”是联系在一起的。 

  对网络语言,首先要学会宽容。更没有必要把它看成洪水猛兽,采取大压限制的政策。毕竟,网络对人的影响是不可限制的。而汉语,在和这种新的技术所带来的哲学层次的改变中,不断的“污染”中,会更加的丰富。 

  来源/人民网强国社区

    文/小楼听春雨 

    2004-12-23

【浏览510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