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玩虫一秋 玩盆一世(图)
2004年12月20日 


 清代赵子玉“永战三秋”款蛐蛐罐 

    从目前收藏市场上的葫芦虫具来看,大致可分为鸡心式葫芦、棒子式葫芦、柳叶式葫芦、花瓶式葫芦4种,葫芦虫具除去葫芦本身外,还讲究口和盖,锯掉葫芦的上半部,配上紫檀、红木或象牙的口再配上玳瑁、虬角或象牙的盖(也叫芯子),养蝈蝈的还要在口内装一个用黄铜丝盘成的胆,这才算是一个完整的葫芦虫具。盖又分为高蒙芯、平蒙芯、低蒙芯,高蒙芯高一寸到一寸五,雕刻得玲珑剔透,有花卉、山水、人物等图案。2003年上海信仁曾经推出过一件清玳瑁蒙心刻山水纹蛐蛐葫芦,体身素模葫芦,通景刀刻虬松、山庄、丛林山水,皮色油红。口、框皆以象牙制成,“高蒙心”则以玳瑁材满工透雕山鼠葡萄,成交价为1.21万元。 

    除了葫芦虫具外,用来饲养斗蟋蟀的器皿也被收藏界所关注,它通常被称为蟋蟀盆,或称蛐蛐罐。蛐蛐罐有瓷制、陶(泥)制、玉器、石器、漆器等等,但在目前的收藏、拍卖市场上,主要以瓷器和陶(泥)器蛐蛐罐为主。目前存世最早的蛐蛐罐,应是现藏于国家博物馆的“大明宣德年制仿宋贾氏珍玩醉茗痴人秘制”蛐蛐罐。虽然在拍卖市场上高价成交的小罐并不少,但可以确认它是用来专门饲养斗蟋蟀的并不多。中鸿信2001年秋季拍卖会,一件明宣德蓝釉龙凤纹虫罐,鼓形,盖边处有两处小损口,成交价为60万元;在2002年北京翰海的拍卖会上,有一对清末墨彩花鸟蛐蛐罐,以2.75万元成交,底部为“永战三秋”楷书款。 

    “永战三秋”款是清代制罐名家赵子玉所用,但据记载“永战三秋”款一般为四个花瓣,每个瓣上有一字。据文献记载:赵子玉所制罐在清末民国初期时值百八十现大洋。也有琉璃厂老古玩商讲,上世纪30年代“六只子玉换一对道光官窑粉彩龙凤碗”,可见之稀罕。 

    俗语说:玩虫一秋,玩盆一世。选择一款精美的虫具用来饲养秋虫,不仅将使你获得使用价值,更可以获得保值增值的功能,其收藏投资前景将非常广阔。
 
     来源/江南都市报 

     记者/杨羽

    2004-12-20

【浏览916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