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土库曼斯坦沙漠崛起“中国城”
2004年12月13日 

    在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大沙漠西部和东部,一支中国石油修井队伍经过近8年的艰苦创业,分别建起了石油和天然气井修理基地,形成了东西两个集工作、生活为一体的“中国城”。他们用自己辛勤的劳动和出色的业绩,在土库曼斯坦人民心目中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
    
    1997年5月,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同土库曼斯坦石油康采恩(国家石油公司)签订了中方为土方修理油井的第一个合同。当时正值盛夏,一支100多人的修井队伍在国际油价走低的外部不利环境下,顶着缺乏经营人才、没有翻译、没有保障基地的风险,毅然决然地开进了土库曼斯坦卡拉库姆沙漠的西部纵深地带。
    
    没有基地,他们就居住在离施工地点80公里外的低矮民房里,十几个人共睡一个地铺,饿了就啃面包充饥,一天工作时间长达十几个小时;没有翻译,就指定专门人员边工作边从头学习,一位从东北来的小伙子楞是从简单对话都不会的外行提高到了石油专业翻译的水平;夏天沙漠里气温最高时达到50多度,地面上沙子的温度则高达70多度,工人们一天一个人就要喝掉一二十斤水。创业初期的头10个月,他们就是这样过来的。
    
    困难没有把这群走向海外市场的中国工人吓倒,他们也没有因为困难而降低施工和生产标准,而是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在确保正常修井任务的同时,他们在沙山围困当中筑起了一座上万平方米的生活和工作基地,里面有宿舍、库房、料场等。这是当地的第一个“中国城”。土库曼斯坦的合作方惊叹了,别国的同行佩服了。
    
    到2002年12月底,第一个中土修井合同到期,中国工人共为土库曼斯坦修复了255口油井,为土库曼斯坦直接增产商品油202.6万吨。这一数字是当前土库曼斯坦石油产量的五分之一。
    
    由于中国石油修井工人的出色表现,2002年底他们开始同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康采恩(国家天然气公司)合作,为东部地区的天然气井提供修井服务。于是,中国工人们在卡拉库姆沙漠东南边缘的荒漠上又建起了第二座“中国城”。
    
    与此同时,中方同土库曼斯坦国家石油公司于2003年底又签定了在西部为期5年的修理油井合同。在土库曼斯坦工作的中国石油工人达到了近130人,同时为当地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直接雇用当地工人300多名。
    
    2004年岁末,记者有幸随中国驻土库曼斯坦大使鲁桂成率领的使馆慰问团前往位于东部的“中国城”。从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市驱车300多公里,一路颠簸深入到了卡拉库姆沙漠东南部边缘的荒漠地带。
    
    负责修井项目的中方总经理刘晋禹说:“每年使馆领导都要到工作现场来慰问工人、检查工作,给大家带来了书刊、报纸和杂志等精神食粮,同时还带去各种蔬菜和其它食品。这种现场慰问形式对凝聚职工队伍、振奋工作热情很有效果。工人们把使馆来的人看成自己的亲人,对大使一行的到来盼望已久。”
    
    进入“中国城”,映入眼帘的是整洁宽敞的营区,左边是用大型集装箱改造的一排排库房,中间是生活区,后院是料场、菜地和球场。整个基地结构紧凑合理,是一座可容纳120人生活、娱乐、居住的现代化综合生活营区。
    
    走进红顶白墙的主体建筑,记者看到,电视厅、医务室、会议厅、厨房、餐厅、浴室、卫生间、换气和空调设施一应俱全,而且24小时供应热水。这同“中国城”外的荒漠形成鲜明对照。
    
    夜晚来临,大使馆慰问团、中方员工和土方员工济济一堂,开始举行“心连心文艺联欢会”。晚会上,分不出谁是主人、谁是客人,感觉不到荒漠中的孤独寂寥,感到的是一颗颗热情澎湃的石油工人之心。从温暖的晚会大厅中飘出的歌声、琴声、掌声和笑声久久回荡在冬天荒漠的上空。
    
    来源/新华社

    记者/陈俊锋

    2004-12-13
     


【浏览541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