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06日   
图为清乾隆年间的白玉云龙纹如意    11月30日,全国政协常委、德安堂主人何柱国个人收藏专题展———“玉缘·德安堂藏玉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永寿宫举行。     在这次展出的130余件玉器中,有白玉、      黄玉、青玉、碧玉等,其用料多属玉料精品:色正,色匀,少绺,充分展示了玉材之美。      除少数作品利用材料的色泽变化而有俏色之技巧外,大多数展品则尽显雕刻之工。设计精巧,布局得当,繁简相宜,层次丰富,颇有意境。器物用料周正,造型大方,雕工细腻,淳正典雅。文房用物多有诗句配置,淡雅清新,书卷气十足。其中的仿汉“长宜子孙”镂雕式佩一侧有“乾隆年制”款,一侧带有千字文序号,且乾隆字画册页封匣完整,实属难得。据介绍,这类藏品故宫藏有不足50件,而流传在外,只有少量的几件。另有一件“碧玉樊桐仙侣笔筒”从用料、设计到工艺,皆为一流,当是宫廷珍物无疑。      从皇帝的玉玺到老大爷的烟嘴,从先人的战袍到当今的首饰,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器物宝库中,惟有玉在空间上通天达地,在时间上涵盖古今。博大精深的玉文化不仅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也是检验当代文化、特别是收藏文化的重要尺度。正是如此,在故宫举行的“玉缘·德安堂藏玉展”才格外引人注目,嘉宾云集,好评如潮。      人们感叹着造化的神奇,感叹着工艺的神奇,也感叹着收藏的神奇……当年,何柱国因为惊叹“足以代表中国文化的‘瑰宝’大量流落海外”而结下玉缘;今天的参观者自然因感叹“国宝”回归而推崇其“功德无量”,愿玉缘永续。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记者/邵建武 徐红梅      2004-1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