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传播


 
华文传播)- 华文 四海 海外 华人
文化动态)- 消息 观察 文脉 影视
原创文学)- 新作 心路 旅游 剧作
鉴宝赏奇)- 神工 珍奇 玉石 古玩
 
 
  华文天地   海外华文   四海华人   华人世界  
 
 
您当前的位置/文化传播
 

 

各年代的年轻岁月:60年代之激情70年代之"非主流"80年代之理想90年代之赶潮
各年龄段的年轻岁月:60后爱英语角 90后说火星语
2011年05月04日  来源:扬子晚报 

  20岁时,生活有一切可能,青春总是充满激情,年轻人勇于尝试最新鲜的事物,年轻时也最能感受时代潮流,所以,每个人的20岁,总会带上那个年代最鲜明的印记。当年最流行的歌曲、最流行的书籍、最流行的装束、最流行的交友方式,只要提起一个细节,就会牵出一大段一大段的青春岁月。 

  值此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选择采访了几位南京市民,作为新中国建立后的各个年代的20岁样本,让我们一起来品品不同况味的青春岁月。        策划:赵 霞


  1950年代

  之单纯

  革命的激情,心中的理想,引领着50年代人们的生活,他们工作繁杂但没有怨言,生活清苦但没有牢骚,遇到困难也不气馁。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直到现在还在怀念:50年代,多单纯啊!

  20年代末期出生的王老先生,如今80多岁,青年时代正好是解放初期,在他的印象中,那时的人单纯而又朴素。“满街的列宁装和中山装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特明显的时尚象征吧。”王老先生回忆说,50年代以后,苏联服装成为当代的革命象征,深深地影响着那一代青年人,而“列宁装”一度成为最流行的服装。

  追溯“列宁装”的由来,那是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后常穿而得名,王老至今依旧清晰地记得,列宁装的款式:西装开领,双排扣、斜纹布的上衣,有单衣也有棉衣,双襟中下方均带一个暗斜口袋,腰中束一根布带,各有三粒纽扣。

  他说,那时候大街上的人们,都以穿列宁装作为时尚,虽然“列宁装”开始本是男装上衣,后来演变出女装, 并成为与中山装齐名的革命“时装”。穿上“列宁装”这种公认的“苏式”衣服,显得既形式新颖又思想进步。而在列宁装的右上口袋插上一支甚至两支钢笔,则是有知识、有文化的象征。

  他们那时候的业余生活也很丰富。王老说,那时候几乎每个单位,都会有由青年人组成的文工队和文工团,只要一下班,青年人就会组织大伙儿载歌载舞的热闹起来,而扭秧歌更是普遍受人欢迎的业余活动,“头上插花腰系彩,一通锣鼓扭起来”,在大街小巷几乎随处可见兴高采烈正在扭秧歌的年轻人。陈郁

  1953年的顾家瑾21岁,正是花样年华。由于家境优越,年纪轻轻,她已经可以享受当时最时髦的装束——全毛华达呢和青果领了。右边这张照片,就是顾家瑾22岁时照的,当时的彩色照片是需要人工染色的,很是费力,也很贵。不过最贵的还不是照片,而是照片上的华达呢的衣服。三四十块钱一米,做一件衣服要扯两米六,但当时每个月上班才十四块的工资。所以能穿上华达呢的外套、烫个菊花头,是当时电影明星的“待遇”。

  “华达呢”是奢侈品,当时普遍流行的是列宁装。“新中国刚成立时,人们的服装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样式。城市市民一般穿侧面开襟的长袍,妇女穿旗袍。农村男子一般穿中式的对襟短衣、长裤,妇女穿左边开襟的短衫、长裤,有的还穿一条长裙。”衣服面料多是机织的“洋布”、粗棉布、麻布。50年代以后,穿衣打扮与革命紧紧联系在一起。西装和旗袍渐渐地被看做资产阶级情调,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了,除了列宁装,就是白衬衣和蓝裤子。当时全国就流行四种颜色:白色、蓝色、藏青、土黄。不过,到了1958年,一种叫“布拉吉”的连衣裙开始风靡,街上到处是五颜六色的布拉吉连衣裙。

  当时最流行的活动是跳交谊舞。“下了班可以去工会大礼堂跳舞。”在顾家瑾的记忆中,当时的流行歌是《咱们工人有力量》、《社员都是向阳花》、《歌唱祖国》、《社会主义好》。而会拉手风琴的男孩,则像今天会弹吉他的男生一样,受到当时女生的欢迎。        

 1960年代
   之激情

  老徐生于1942年,在他的青春记忆里,有一对非常矛盾的组合,那就是“饥饿与激情”。1959年-1961年,正是三年困难时期,老家饿死过不少人。但大家勒紧裤带过日子,有着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念和激情。当时正在读师范的老徐,和同学们一起,在学校附近挖鱼塘养鱼、种菜养猪,靠自力更生渡过难关。

  回想起读师范的岁月,老徐十分感慨:“那时候碰到自然灾害,苏联又在逼债,生活确实十分困难啊。”他记得当时在学校,吃得非常少,伙食定量由32斤减到28斤。食堂每餐给每人一个黑窝头,没有荤菜,蔬菜也很少。同学们都是十八九岁的年纪,正是消耗量大的时候,早上熬不到中午,中午熬不到晚上,肚子总是咕咕叫。即使师范生吃饭不交钱,很多同学也读不下去了,到最后四个班并成了三个班。 

  尽管如此,同学们都没有抱怨,学习的劲头也一点没有减。大家怀着做一名人民教师的理想,埋头学习。为的是努力学好知识,将来为国家培养孩子,所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同学们还响应学校的号召,组织起来自己挖鱼塘养鱼、种菜养猪。当时几个班级各方面都要展开竞赛,比学习比劳动。身为班长的老徐,带领同学们一起热火朝天地参与挖鱼塘。同学们虽然饿着肚子,但挖起鱼塘来个个卖力。记得有一个同学挖土一锹就是方方的一大块,同学们都敬佩地改称他为“周大锹”。一千平方米的鱼塘很快挖好了,同学们放苗养鱼,晚上还派人轮班看鱼塘。

  1962年,由于师范停办、毕业生待分配,老徐回到老家跟着舅舅学中医。但是20岁的大小伙子还在“吃闲饭”,这让他极不甘心。时逢部队招兵,老徐偷偷去报了名。当时边境战事正紧,母亲得知后,坚决不让小儿子去参加体检,他“骗”过母亲偷偷参加体检并通过了。

  到了部队成了一名坦克装甲兵,老徐样样争先,在连队战士中很有威信,没多久就当了副班长。但因为自己有个亲戚参加过国民党,政审不过关,他错过了许多晋升的机会。那时候他心里也有情绪,但又自己做通了自己的思想工作,继续接受组织的考验。

  就这样,老徐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各方面成绩突出。不光对自己要求严,对手下的战士也是关爱备至。有一位坦克驾驶员很有灵气,但就是作风松散,他一直耐心帮助他,就连被子叠不好也每天帮他整理。就这样,那位驾驶员由感激到敬佩,训练刻苦,成为最好的坦克驾驶员。

  虽然在入党、提干上始终因政审受阻,老徐不抱怨不懈怠,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在团部召开的“贺好”大会上,次次作为战士代表讲话。从部队转到地方,老徐在新的岗位上开辟了新的事业,曾当选全省优秀新闻工作者和优秀党员。

  老徐回忆说:“我们那辈人,大多数从不计较报酬和个人得失,只讲默默奉献。”   
 


 1970年代
     之“非主流”

  人物:吕军 生于1959年

  1959年出生的吕先生,回想起自己的20岁时光,不断冒出的一个词是“小圈子”。在当年,吕先生也是追赶潮流的时尚人士。不过在那个改革开放之初的年代,众多时髦事还得不张扬,在小圈子里玩了起来,这些也是当年的“非主流”。

  “那时邓丽君的歌都还是黄色歌曲,只能私底下听听的。”回想起自己的20岁时光,今年52岁的吕先生颇有感慨。当年他在工厂里是团支部书记,每次组织团员学习的时候,再三告诫的还是:“不许听敌台,不能听靡靡之音,这些都是削弱斗志的东西……”1979年,吕先生通过朋友,从香港带回来了一台录音机,180块钱,随录音机带来的是几盘港台歌曲卡带。这成了圈子内朋友间交换的热门货。邓丽君的《千言万语》成了私下传唱最热的歌曲。

  “搞舞台还是非法的,被发现可是要抓起来的。”吕先生回想起当年的“荒唐事”,一群朋友聚在家里,放着录音机,学跳三步四步。“基本都是男的和男的跳,很少有女孩子的。”这种舞步六十年代流行过,他们也是从父辈那偷学过来的。

  作为团委书记,吕先生还有一项工作,就是拿着大剪刀守在工厂门口,发现谁穿了小脚裤一律剪掉。这种束身收腿的时髦装束,虽然已经悄悄流行了几年,但在1970年代末,被视为洪水猛兽,是社会不良青年的标识。在社会上,主流的“时尚服饰”还是黄军装和大白蓝的篮球鞋。更高级一些的是一种称为“高干鞋”的布鞋,塑料底上面是绒面的料子。

  1970年代末,一次时装的新潮流来袭,是由一部西方的电视剧引发的。《大西洋底来的人》成了当年最火爆的电视剧,主人公麦克·哈里斯成了中国青年的偶像,蛤蟆镜一夜之间风靡,成了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潮货。“当时都是从广州那走私进来的,四五十块钱一副,当时我在工厂一个月的工资才30多块。”但为了赶上这最新潮流,吕先生还是下血本买了一副,戴上它走在街头分外拉风。

  那一年,年轻人心存遗憾的是,火爆的《加里森敢死队》放了一半被禁播了。虽然工厂的团委和工会每隔一两周会组织放电影,但那些老旧的片子对于年轻人而言,显然渐失美丽。《加里森敢死队》中好人和坏人并不见得泾渭分明,一群由流氓和罪犯组成的特工队在二战中打击德国鬼子,这一情节在当时可谓大胆的突破,迎合当时青年人叛逆的心理,但也引起了轩然大波。“放了几十集后就不播了,说是引起社会治安不好,小年轻都学坏了……”

  “没有好好学习,没有以工作为重,过早考虑了个人问题,思想不要求进步……”在工厂的车间或者全厂大会上,经常能听到有人郑重其事地读出这样的检查。虽然当时已开始改革开放,但男女之大防还是被抓的很严。“当时规定,在工厂学徒工是不允许谈恋爱的,抓到了轻则批评,重则检查,不断的话就要开除……”吕先生发现,工厂里这类的检查成了家常便饭,“禁是禁不住的,大家私底下谈,都觉得不会被抓到,但还是很多被发现了。”

      
 1980年代

  之理想

  上世纪80年代,正好是1960年代出生的人的青春期。“激情、贫乏、浪漫、理想主义、知识、断层、肤浅、沙漠、启蒙、迟到的青春、使命感、饥渴……”是那个年代流行的热词。

  1980年代的年轻人如今记忆深刻的几件事之一,就有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之后,日本电视连续剧《排球女将》又把这样的精神带进人们的生活。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喜欢聚在一起,在苍白的物质生活环境中,恰恰耻于谈论物质,曾经有篇文章就公开把女性烫发、穿旗袍和高跟鞋,和男子着西装、留长发作为堕落的标志。“理想”是那时候的年轻人口口声声提到的。肖女士至今还保存着高中毕业的同学签名——在60位同学中,只有一两个人在毕业赠言中提到“经济”或“物质”这类字眼,其他多半是未来将在什么岗位上为祖国奉献青春,等等。 

  80年代的年轻人喜欢聚会。南京鼓楼广场每到周末有两个“角”是雷打不动进行的,“英语角”和“诗歌角”轮番进行。每到星期天早上,鼓楼广场西北角挤满了人。轮到英语角时,除了高校外语专业的学生担任指导,还常有老外加入,不少小年轻操着Changlish(汉语式的英语)面红耳赤地与老外交流,虽然说得很艰涩,转过身来却满脸都是笑意。而轮到“诗歌角”聚会时,不少年轻人拿着手抄本诗歌在场内急急地穿行,运气好的可以轮到朗诵自己的诗作,运气不太好的只能满场寻找知音。

  那时年轻人还喜欢私人范围的小型聚集。年轻人怀揣着过剩的激情和理想,下班后很少直接回家,成群聚在某一个同事或朋友的家里,有时围绕一个主题加入讨论,有时各自形成一个热点。

  有人把电唱机打开,一两对青年人在众目睽睽下跳起交谊舞,尽管舞伴中间还可以站下一个人;有人在录放机中放进“布拉格之恋”……聚会的最后,往往是深夜与黎明交织在一起,青年人浪漫的文艺气质与真实的困倦交织在一起。

  80年代知识青年的爱情,仍有着“地火在运行”的况味。大家并不急于与准男女朋友确定恋爱关系,似乎激情尚未燃尽,理想中的他(她)还没走来。在更为私密的二人聚会中,一两次的深入交谈,三四封互通的书信,往往决定了一对伴侣的终生。理想,可以让远隔千里的双方心挨得很近;非物质,也同时使他们在结伴生活后不断发生口角和矛盾。与当下更大的不同,那时的年轻夫妇,前天晚上吵个架,次日同事和朋友仿佛都听到了咆哮。“友情”和“争论”也是80年代的热词,友情坚定地站在同道的一边,与道不同者展开激烈的争论。很快,双方或多方又成为很好的朋友。

  80年代青年最爱唱的一首歌是“再过20年我们来相会”,如今又过去了近30年,我们再相会时,会说些啥呢?北岛说,80年代的青年并没有把理想进行到底,他说得对。也许,这也是大家见面后不知说啥的原因。 


  
 1990年代
      
       之赶潮

  上世纪90年代,记忆中并不像现在有那么多奢侈品牌,能有一条“FUN”牌牛仔裤,已经可以很“嚣张”的撅着屁股走在校园中了。那时候能买到的最好的自行车是捷安特,班上只有少数几个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能有这样豪华的坐骑。

  张平还记得,那时班上最“烧包”的一名男生家里是做生意的,在高一那一年就有了一台摩托罗拉中文BP机,这在当时可是个稀罕物,大家都对这个BP机充满好奇和向往,这在当时算是最奢侈的物品了。

  那时候听音乐大部分都是磁带的随身听,SONY的一款超薄的磁带随身听可是最新潮的产品,机身轻薄纤巧,还带着线控的耳机。那时候玩游戏可没有PSP,能有个俄罗斯方块的游戏机已经算是很不错了。

  那会儿,南京很多年轻人喜欢去湖南路逛夜市。那里有各式各样的小商品,因为价格便宜,总会吸引很多人。

  张平第一次走进网吧应该是1997年前后,那时候家里有一台电脑还是一件稀罕事,网吧更是和现在的完全不同。一个小房间,摆放着十多台电脑,已经属于很大规模。所谓网吧,却并不提供上网服务,因为那时候上网还太贵。大部分还是充当着游戏室的功能。那时候也没有什么网络游戏,最多也就是网吧内部联网玩游戏。红色警戒、FIFA足球这些经典游戏让那时的年轻人着迷。

  后来,张平家里装了电脑,开始接触上网,可通过“小猫”拨163上网了,一小时10块钱,速度只有每秒5KB左右,每次上网都争分夺秒,开论坛,下邮件,或者紧张兮兮的下载一些小软件,然后迅速断网。

  18岁那一年,张平终于很潮地考到了摩托车驾照,买了一辆踏板摩托车满街地去拉风。拥有一辆摩托车在当时也算一件挺牛的事情。


  2000年代

  之酷炫

  2000年的时候,一夜暴红的“韩寒现象”还是一个公众话题。当年韩寒18岁,刚刚成年,如今他已29岁,接近而立。韩寒出生的1980年代正是中国生育率的高峰期,他们是那样广泛的一群人,后来被赋予一个统称——“80后”。

  蔡智恒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1999年底出炉,在2000年受到广泛追捧。其中的经典桥段,至今很多80后能背出。网络文学渐渐取代了武侠小说的当红地位。“轻舞飞扬”成了许多女生热衷的一个QQ网名。“见网友”成为一种青年的时尚运动。当时视频聊天,见网友的结局也是喜忧参半,“网恋”成了新潮的名词。2001年,韩剧《我的野蛮女友》火了,再一年是《流星花园》里的F4一夜走红,野蛮女友和花样美男成为审美新时尚,中性化也由此发端。 

  “当时第一代OICQ是聊天的主要工具,样子也老土得不行。但它还是为你打开了另一扇世界的窗户:你可以和广西、广东、四川的朋友天南海北地聊天,看看他们都在喜欢什么、爱好什么,甚至互相交换些小礼品。”在南京一家大型购物中心上班的80后张蓓还记得,当时“上网”,对于他们来说是件很新鲜的事,能有个账号用OICQ聊天,就是最“潮”的。

  如果您想跟国外的朋友聊天,也没问题,可以去论坛。当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论坛,“其中有一个聊天室,所有人都可以在一起聊。”那样的交流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在那一年,BBS也如日中天。“版主”是大学生最眼红的“职业”,“灌水”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一大内容。“包夜”成为一种新名词,学校周边的网吧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10元一夜,前半程QQ聊天,然后是CS,还有九城。”让80后记忆犹新的,一个名为第九城市的虚拟社区火爆一时,注册一个账号然后在这个虚拟城市里生活交友。

  除了在网上交友,80后还流行“交笔友”。当年流行的《中学时代》、《文艺博览》等书的下方,都会附一些交笔友的信息。“当时在班里,谁收信多,会被同学们好好羡慕一番。”张蓓说,“我们这批年轻人生长在一个变革的年代,读书时,所有的课本都是新改的试用本,当学上到一半时,素质教育又流行起来。大学毕业后,国家不再安排工作。没了福利分房,房地产市场开放并且升温,单房价膨胀的比例与工资远不成比例。”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随便打开“80后”的钱包,现在谁没有一两张信用卡?随便说起LV、劳力士,哪个“80后”不知道这些世界顶级品牌?像iPad、智能手机这样的电子产品,在“80后”中更普及。他们是最先掌握时代潮流的一群人,他们也是最会享受的一群人。“80后”一出生就遇上了市场经济,一长大就明白了国际化,一交流就用上了互联网,他们比任何时代的人都更能深刻地感受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徐媛园 仇惠栋

  2010年代之另类

  因为闲不住,1991年出生的谈定坤不确定自己未来会不会从事朝九晚五的工作、生活。2008年,在面临专业选择时,他毅然选择了和运动相关的专业——高尔夫。

  “曾考虑过考空乘,因为我视力不好而作罢。”甭管如何选择,谈定坤明确的原则之一是那些四平八稳的工作不适合自己。“从小练体育,后来不练了,所以选择的专业也是体育方向。”没有选择田径、排球这些热门,谈定坤选择了很小众的专业——高尔夫。

  谈定坤之所以选择高尔夫,源自老爸的推荐。“我爸说高尔夫就像他们那个年代的计算机专业一样,虽然现在普及,当年可不是人人都会的。”谈定坤相信,经过几代人的接触,高尔夫将会越发普及, 而且是个回报率较高的职业。

  谈定坤喜欢的高尔夫选手是伊恩·保尔特。“虽然他打球不是特别好,但穿着有个性,性格也张扬。”保尔特的着装风格实在对足了谈定坤的胃口。在高尔夫球场上,着装要求不随意,上身要穿有领T恤,穿球鞋,裤子不能是牛仔裤,此外,对颜色、风格并没明确要求。谈定坤则喜欢穿颜色艳丽的裤子,来区别于其他人。开始他只是在裤子颜色上做文章,后来索性在裤脚上开个口,或者把裤腿收紧点,把裤子外形也搞得与众不同。“球场上穿得靓丽能夺人眼球,专业摄影师看见了也会多拍几张照片嘛!”老妈曾对其裤子提意见,谈定坤则一脸的气定神闲。“我这样又不违规!等我老了,这样艳丽的裤子还不敢穿了呢。”

  在玄武中专读了三年高尔夫,去年谈定坤考上了南京体育学院,现在他已是中国国家大学生高尔夫球队的队员。5月底,他要去深圳参加迎大运邀请赛;6月,国家队将选拔队员参加广州大运会。如能顺利入选,这将是他第一次代表国家参赛。“以前是代表学校或个人,大运会是在全国平台竞技。如果能参加,这担子就不是一个人的,是一个集体。”至于参赛服装,谈定坤觉得款型不重要。“胸前国旗标示带来的荣誉感更重要。”

  周杰伦是谈定坤从小学就崇拜的偶像。出道十年,周杰伦从懵懂新人到自己开公司,更让谈定坤敬佩的是他对外婆、母亲的孝心和对朋友的义气。

  长时间练球,除了自己的队友,谈定坤和同龄人接触不多,人人、开心成为他们的互通消息的通讯工具。前段时间《忐忑》流行,同学们竞相模仿;还有同学把自己的囧照传到人人上去。“有什么热点,大家都知道。”   
 “99,3qㄋ姑力i读猪,偶会+Uㄉ。”知道这是神马意思吗?不懂火星语!那么您就真的Out了!赶快去请教90后的娃娃们吧,地球很危险哪天去火星用得着。翻译一下,是:舅舅,谢谢你鼓励我读书,我会加油的。

  知道干物女、腐女长啥样不?没见过!赶紧仔细瞅瞅您身边的90后,总有一款能回答您。

  知道什么是治愈系、Cosplay、BL不?没听说!时代在召唤,去翻翻日本漫画界的经典作品吧。

  90后,一群盖着网络时代封印出生的娃娃们,洋文流利,技艺娴熟,手指如飞,网上冲浪如履平地,他们说着“火星语”,穿着“非主流”,不走寻常路,高呼着“乃们不懂”的豪言壮语过着彪悍人生。 

  网络、游戏、漫画绝对堪称大多数90后爱好前三强。1992年出生,就读于南京化工学院应用化工专业的袁安就是典型代表:小学三年级开始触摸键盘,长期混迹于网游cs、dota、魔兽、奇迹、传奇,每天保持8个小时以上的上网量,“干什么都想上网,即使上网觉得没事做。”

  袁安和记者聊起了他的爱情观:“对于爱情我很豁达,坚持‘三个机会’原则。”袁安解释说,所谓三个机会就是,首先给女朋友一个背叛自己的机会,其次给她一次选择别人的机会,“如果她发现还是我好,我会给她一次回到我身边的机会。”对于第三点记者表示“不淡定”,袁安认为:“每个人都会犯错,要给对方一次改正的机会。”

  而长期混迹于网络的90后女生,除了是网购达人外,一部分成了传说中的干物女。“我就爱做干物女。”90年出生的牧歌是一名大三学生,身材高挑美丽,却坚持放弃恋爱,认为在家看漫画比谈恋爱有趣,她能叫出每一部日本动漫里的各色主角的名字,最大的乐趣是在精品店里收罗动漫里的各色人物造型,大学期间唯一感兴趣的社团是Cosplay,跟着一群“道友”惟妙惟肖地扮成各色动漫里的人物。  
  -链接

  五四青年节来临之时,中国青年一代网民以微博、论坛、博文等各种形式诉说、感悟、纪念青春,集体热议:在“成长之路”上,是奋斗还是啃老?在“情感之惑”上,是要爱情还是要面包?在“民族之心”上,是爱国还是崇洋?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走近这些青年网民,聆听三大“青春话题”。

  成长之路:奋斗VS啃老

  青春的“成长之路”,有许多人选择的是立志奋斗、不等不靠,也有的人选择依靠父母、坐享其成。

  “麦兜族”

  麦兜是动画片里一只平凡、乐观、可爱、勤奋的小猪。如今那些没有值得炫耀的家境,做事脚踏实地,过着简单快乐生活的年轻人,被称作“麦兜族”。

  网民“我是自己的公主”说:喜欢一起奋斗的感觉。只有自己劳动了才懂得珍惜,只有自己付出了整个辛苦的过程才知道物质来的不容易。

  “啃老族”

  所谓“啃老族”,是指主动放弃了就业的机会或者暂时找不到工作赋闲在家,得靠父母供养的年轻人。

  网民“旭日青阳”:一部分年轻人选择“啃老”,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依赖自己的父母,而父母也有足够的“肉”让他们“啃”,这不仅是一个生存能力的问题。

  网民“砸谈砖家”说,没有人可以、没有人会一辈子啃老,只是我们还没适应社会、还没准备好而已。

  情感之惑:爱情VS面包

  要爱情,还是要面包?这个困扰了几代人的“情感之惑”依旧是青年人在网络上谈论最广泛的话题。

  纯爱情观

  网民“馨馨”说,没有爱情的婚姻是一种精神的折磨,和自己不爱的人朝夕相处是种难言的痛苦,选择爱情吧,因为世上没有比爱情和快乐更重要的东西。

  唯面包论

  网民“是云冷”说,没钱没房没安全感。这个社会已经在让我们变态,让我们的感情变态。爱情已经逐渐变得不是两个人感情的事,而是社会的事。

  民族之心:爱国VS崇洋

  网络上青年人袒露的“民族之心”不变的主题依旧是爱国主义情怀,即便有这样那样的杂音。

  爱国“志士”

  网民“凌霄”说,在党领导下中国强大了,个人利益和国家民族相比是微不足道的。网民“ins”说,爱国有很多事情可以做,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眼下可能对国家有贡献的事,你依法纳税、扶老爱幼、节能环保了没?

  崇洋“小资”

  网民“很奇怪”说,发现自己越来越崇洋媚外,喜欢他们的音乐、电影,向往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生态度、社会责任感,还有很多。

  网民“湖北斐怡”说,当前我国女性成功大概有如下四种途径:第一,学好英语,嫁老外。第二,学好英语,出国读书,嫁老外。第三,学好英语,出国读书,学成归国,嫁老外。第四,学好英语,出国读书,学成归国,努力打拼,嫁老外。


【浏览25986次】    【收藏此页】    【打印】    【关闭】
   我 要 评 论  
   用  户:
   认  证: 1+100=? 匿名发出:



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暂无评论!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mhwh观点]
 
电话:   mail to:hs@mhwh.com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冠城园6-6-7A 邮编:100088
Copright www.mhwh.com All rights reserved.